香港商报官网 > 辽宁 > 特别报道

「雙減」之下——瀋陽和平區幸福教育一路向未來

2022-03-01
来源:香港商報網
    3月1日,瀋陽市各中小學將如期順利開學,在幸福教育滋養下的孩子們如絢爛的花兒一樣綻放。
 
    剛剛過去的寒假,為了讓「雙減」政策取得實效,和平區教育系統全員一天無休,全部扎進一線,規範校外培訓工作、嚴防違規問題發生,組織校外培訓機構納入資金監管平台、區級層面教育行政執法領域取得新突破……
 
 
    「雙減」之後,應該「加」什麼?
 
    「『雙減』之後,我們在『強健體魄』上做加法,在『培樹精神內涵』上做加法。圍繞寒假活動和開學第一課,我們開展幸福教育時,一定要有主線,要有章法。」和平區教育局局長胡繼軍在為各學校校長佈置「寒假作業」時說。
 
    寒假期間,各學校圍繞「強體魄」和「強精神」主線,組織策劃豐富多彩的活動,利用假期託管班等載體,提升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滑冰、冰球、有氧訓練、手工製作、修補圖書、學習國學、共唱冬奧歌曲等假期活動承載了「雙減」之後學生們的幸福時光……
 
    寒假結束,校長「交卷」。「雙減」之下,和平區教育系統為孩子們量身打造出一套「強體魄、強精神」的「雙強」幸福教育服務體系。
 
    寒假的力量積蓄,就是為了開學第一天的「起跑即衝刺」!
 
    今天的「開學第一課」,圍繞「強精神」內涵,各學校通過主題班會、思政課、辯論賽、飛花令、一封家書等多種形式,讓奧運精神、紅色基因、英雄力量、雷鋒精神、家國情懷、傳統文化在和平區各所中小學校園裏激盪。
 
    鞏固「雙減」成果,如何在管理上取得新突破
 
 
    「雙減」政策出台後,和平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機構全部清零,大大壓減了校外培訓機構的總數。
 
    今年寒假如何鞏固「雙減」成果,保證校外培訓機構沒有違規培訓行為?和平區突破性地組織區內所有中小學成立200多個「網格化」包保專班,全面覆蓋所有校外培訓機構,做到上下午雙時段檢查。
 
    「包括春節假期在內的整個寒假,每天200多人在一線檢查補課班,發現問題及時匯報並要求機構立即整改,區教育局再按要求對違規機構進行相應處理。」和平區教育局民辦教育機構管理科科長馬林說,寒假包保期間,和平區共查處「黑班」及校外培訓機構20多家,其中處理並通報16家。
 
    把「雙減」落在實處,監管機製得跟得上。和平區對區內培訓機構的辦學資質、經營範圍、辦學行為、教學內容、消防安全、在職教師有償補課等進行全方位檢查。
 
    「雙減」之後,託管班裏看「雙強」突破
 
    託管班是落實「雙減」政策的一個重要載體,今年寒假和平區教育局在全區進行總動員,以家長和孩子需求為準則,30人以上的直接開設託管班,30人以下的以集團長學校為原點展開輻射。寒假期間,全區共9所學校開設託管班,孩子可以送到學校託管,半天、全天隨便選;練習冊、作業本不再是學生們的假期主題,而是在玩中學習,在鍛煉中強健精神。
 
    南京一校長白島一分校創新性地實現「一生一課表」,30多位老師不僅為孩子們開設了常規課程,更有特色大體育課、紅色禮品研發課、中醫食療課等特色課程可以選擇。
 
    和平一校的244名孩子有8類24門課程可以挑選組合,每天還安排2個小時以上的室內外團體活動。鐵路第五小學在寒假託管中開設的小小圖書修複課,將德育、美育、勞育創新性地結合在一起。
 
    「開學第一課」上「雙強起跑」
 
    幸福教育的真諦是什麼?寒假過後的「開學第一課」,和平區從注重學生們的意志品質培養塑造入手,在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基礎上,培樹正確的幸福觀。
 
    3月1日,全區中小學的「開學第一課」分為6大主題:「主題班會+」讓奧運精神、航天精神等成為青少年心目中的愛國主義方向;「我要上好思政課」成就青少年心中榜樣的力量;「青春理想國」讓校園匯聚成青少年的出彩童年;「一封家書」讓良好家風家訓成為青少年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小善一米+」讓紅色少年志願服務隊成為青少年心目中的文明代言人;「智慧父母課堂」讓幸福教育惠及家長們。
 
    通過6個主題,築牢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增強集體意識,發揚團結精神,從不負韶華、勇於擔當等不同角度為孩子們構建「家校合一」的強大精神力量體系,提供源源不斷的幸福支撐力量。
 
    「五育並舉」,不斷挑戰自我
 
    「雙減」之後,和平區幸福教育要培養出怎樣的孩子,要向哪個方向突破,一直是該區教育系統上上下下不斷探索的話題。
 
    經過半年多的實踐,答案很明確:不斷挑戰自我、向上突破,通過搭建完善的幸福教育體系、「五育並舉」,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孩子。
 
    具體路徑上,在「雙減」落地之後,在孩子們空餘的時間裏,一方面強化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和體能發展,另一方面強化藝術、音樂、美術等個性化發展,最終指向是帶給孩子們精神領域的豐富,形成正確的幸福觀,讓身心同步健康成長。
 

    胡繼軍說:「在接下來的實踐中,我們將重點把傳統文化技法與美育、體育相融合,突出中國傳統文化對孩子們精神文化領域的引導力,讓學生在中國傳統文化寶庫的厚重積澱中汲取營養和力量,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幸福原動力。」(瀋殿成) 

 

[责任编辑:万思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