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特别报道

黑龍江寶清:生態循環農業助農致富增收

2022-03-12
来源:香港商报网
    早春三月,陽光燦爛,萬物勃生。走進黑龍江省寶清縣尖山子鄉索東村王德江的生態循環農業園,但見紅彤彤的草莓掛滿了牆面,又大又圓的原生態鵝蛋整齊地擺放在包裝箱裏,一派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
 
 
    記者看到,前來購買鵝蛋和採摘草莓的顧客絡繹不絕。老顧客張先生一大早便來到王德江家買鵝蛋。他說,王德江家的鵝蛋是原生態綠色食品,營養價值高,安全又放心,每次都要多買一些給孩子補充營養。
 
 
    2006年,王德江夫婦經過實地考察發現養鵝技術難度不大,市場行情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就嘗試着在自家門前辦起了養鵝場。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如今的養殖場佔地總面積達2萬平方米,圈舍8000平方米,擁有孵化機5台,共養殖大鵝5萬隻,總資產約300萬元,每年售賣鵝雛10萬隻、鵝蛋20多萬枚。
 
    隨着養鵝場規模的不斷擴大,2016年初,王德江開始進軍生態循環農業,充分利用育雛溫室冬季閒置的資源,種植草莓進行反季節銷售,不但降低了種植、養殖成本,綠色純生態的農產品也倍受消費者喜愛。
 
 
    王德江說:「我用鵝糞養殖蚯蚓,用蚯蚓糞栽培草莓。蜜蜂授粉、蚯蚓鬆土、粘蟲板除蟲,種植全過程不打農藥、不上化肥,生產的草莓純綠色無公害。養的大鵝冬天吃新鮮的草莓葉,夏天吃河裏的魚蝦,所以鵝蛋營養價值非常高,每天都是供不應求。」
 
    取得今天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王德江養鵝雛的第三年,一夜之間賠了20多萬元,不僅自己的錢賠光了,還欠了很多外債。2020年鵝價大跌,僅僅一年時間他就損失了50多萬元,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而是和妻子多次去外地學習育鵝雛、棚室種植等技術,堅持不懈,不斷創新,才迎來了碩果纍纍、春色滿園。
 
    目前,王德江的生態循環農業園已發展成集養殖、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規模化養殖場,年收入200多萬元,帶動附近村民就業20餘人。在王德江的帶領下,周邊村屯的農戶也加入到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行列,實現了致富增收,過上了富裕美好的新生活。(馬淑芬  宋志秋 王琳)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