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特别报道

天府絳溪實驗室落地未來科技城 載體6月建成

2022-03-21
来源:香港商報網
    3月16,成都高新區召開天府絳溪實驗室組建方案專家諮詢論證會,由朱中梁院士、郭光燦院士、徐紅星院士、鄧龍江院士等專家組成專家組審議通過了天府絳溪實驗室組建方案。
 
    去年6月,四川省委省政府為天府實驗室正式揭牌。作為天府實驗室的4個方向實驗室之一,天府絳溪實驗室由成都高新區與電子科技大學聯合共建,牽頭西部地區優勢ICT研究機構,以成都未來科技城為核心區域,助力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加快成型成勢,成為中國一支重要的戰略科技力量。
 
    0到1  聚力攻堅「卡脖子」技術
 
    記者了解到,天府絳溪實驗室面向國家電子信息裝備創新發展的迫切需求,以電磁空間與泛在互聯為發展方向,結合國家科技發展戰略規劃,在電磁空間利用與控制、信息功能材料與部件、電磁感知與泛在互聯、先進計算與類腦智能等方面,構建上下連接、內部交叉的「理論-材料-器件-系統-應用」一條龍完整技術鏈,將成為電子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中國電子重大科技創新的「策源地」、電子信息人才匯聚原地以及科技學術高地。
 
    當天的論證會上,電子科技大學楊建宇教授介紹了《天府絳溪實驗室組建方案》主要內容,與會專家在實驗室組織架構、管理運行、研究方向、交流合作等方面各抒己見,提出了極具建設意義的意見,為組建方案進一步修改完善提供指引。
 
    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實驗室定位準確,實驗室研究內容和方向符合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在電磁空間利用與控制、信息功能材料與部件、電磁感知與泛在互聯和先進計算與類腦智能方向等開展基礎前沿和核心關鍵技術研究,匯聚了一大批國內相關領域的領軍學者,建設單位為實驗室提供了重要支撐,具備良好的建設基礎,整體進展符合國家、省、市部署要求;通過新型研發事業單位創新體制機制,按照「去行政化」「科研自主」理念,賦予科研人員充分自主權,着力構建現代化管理制度、市場化運行模式、靈活化用人機制,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據介紹,天府絳溪實驗室擬建設電磁空間利用與安全、信息功能材料與部件、電磁感知與泛在互聯、先進計算與類腦智能等四大核心方向的多個專門研究部,並建設支撐原創性研究的大裝置和研發測試大平台,構建基礎理論與方法、關鍵材料與器件、系統架構與整機的研發能力和支撐條件,形成基礎與應用相融、理論與工程協同發展的大格局,構建突破關鍵「卡脖子」技術和產生原始創新的新型研發體系。
 
    「目前,天府絳溪實驗室以電子科技大學、中國電科相關研究所和ICT領域龍頭企業為核心,匯聚了一批以兩院院士為帶頭人,歐洲科學院院士、國家特聘專家、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中青年骨幹為代表的高水平科研人才。」電子科技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作為國家專攻信息技術的頂尖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擁有電磁空間與泛在互聯領域的多個國家一流學科,在材料科學、微波毫米波技術、智能通信等方面研究基礎雄厚,有國家電磁輻射控制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4個國家級科研平台,能夠為實驗室的人才條件、基礎研究和技術突破提供基本保障。
 
    據了解,到2025年,天府絳溪實驗室將成為國內一流實驗室,成為電磁空間與泛在互聯領域人才高地,承擔本領域國家重大任務,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產生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
 
    實驗室載體6月建成   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發展
 
    天府絳溪實驗室位於成都未來科技城國際科教城片區,以電子科技大學為核心,將建設成為「自主可控、引領跨越、學研結合、協同發展」的電磁空間與泛在互聯四川省實驗室,並力爭成為國家實驗室,代表本領域國家水平。
 
    目前,天府絳溪實驗室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的載體建設正在加速推進中,載體雛形初顯。一期10萬平方米1號樓、2號樓主體已封頂,預計6月實驗室載體建成。「我們按照『成熟一個、推動一個』的原則,已明確首批導入前沿研究中心。」成都未來科技城發展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天府絳溪實驗室的建立將加速全球科技研發力量在未來科技城的聚集。」該負責人表示,實驗室所在的未來科技城國際科教城片區將以高端科教資源聚集和高水平創新平台建設為核心,吸引國內外頂尖人才和科學家,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區、創新成果源發區。
 
    目前,成都未來科技城正以天府絳溪實驗室研究方向,聚焦解決產業鏈「卡脖子」問題策劃「揭榜掛帥」項目,致力於吸引一批國內外頂尖科技創新團隊和科研機構揭榜,以此聚集一批行業龍頭企業、高端人才,促進一批「卡脖子」技術加速突破並進行成果轉化,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發展。(記者 郭代勤 實習記者 郭奕恒)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