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廣東河源市龍川縣鄉村「復興少年宮」 七彩童年讓愛蔓延

2022-04-15
来源:香港商報網
    日前,記者從河源市龍川縣相關部門了解到,龍川縣是廣東省首批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試點縣之一,自2021年7月啟動試點建設工作以來,該縣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鄉村學校現有設施,結合少年兒童身心發展需要,挖掘本土紅色資源和非遺資源,面向農村廣大少年兒童常態化開展國學教育、傳統山歌、口才藝術、體育武術、勞動實踐等特色公益活動,有力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特色課程:手工木藝公益課程
 
    堅持統籌謀劃,試點先行。龍川縣是山區縣,全域鋪開難度較大,因此,該縣決定遴選一批有條件、有師資、有活力的鄉村學校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作為首批鄉村「復興少年宮」試點,在試點先行的基礎上,邊思考邊探索,邊實踐邊總結,試出經驗後,再逐步全域鋪開。首批選定14個試點單位,分佈在11所鄉村學校和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2021年8月,龍川縣鄉村「復興少年宮」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並為首批試點單位授牌。
 
龍川縣鄉村「復興少年宮」輔導員教師節座談會
 
    加強組織領導,建章立制。龍川縣成立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任組長,共青團、婦聯、教育、民政等部門領導為成員的領導機構,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縣文明辦主任兼任,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具體負責日常事務,統籌協調指導基層鄉村「復興少年宮」開展各項工作。首批14個試點單位均成立了相應的工作領導機構,設立了管理辦公室,由校長或實踐所長擔任主任,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制定了《檔案管理制度》《器材設施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工作守則》《學生守則》等規章制度和《重大活動安全預案》,確保鄉村「復興少年宮」的工作規範有序開展。
 
龍川縣鄉村「復興少年宮」中國傳統節日系列主題活動
 
    整合陣地資源,標準建設。龍川縣統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鄉村學校少年宮陣地資源,堅持依託現有場地,按照一室多用、一地多用的原則,對現有的教學設施進行合理有序的修繕、改造、共享利用,做到「教室就是活動室,操場就是活動場,課桌就是活動台」,不另起爐灶,不重新建設。探索提出「八有」建設標準,做到有機構、有制度、有場地、有設備、有隊伍、有品牌、有活動、有建檔,並統一命名、統一標識。同時,深入挖掘、整合縣域內優勢陣地資源和非遺資源,打造特色陣地。
 
    充實師資力量,壯大隊伍。龍川縣充分發揮學校教師的骨幹作用,以鄉村學校教師志願者為主體,同時整合社會資源,吸納各類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文體骨幹、退休教師、老幹部、大學生志願者等社會力量為校外兼職輔導員,形成專兼結合的輔導員隊伍。由縣鄉村「復興少年宮」定期統一對輔導員隊伍開展崗前培訓,理清工作思路、明確工作目標,激發工作熱情。目前,從學校教師、專業志願者中選聘鄉村「復興少年宮」輔導員52人,開展集中培訓3次,累計培訓達156人次。
 
龍川縣鄉村「復興少年宮」國樂室
 
    豐富活動形式,常態運行。龍川縣各試點單位積極動員本地文藝志願者,因地制宜引入志願服務項目,分別開設客家山歌培訓、木偶戲教學、國樂課堂、國畫課堂、國學課堂、木藝課堂、樂高積木、口才藝術、體育武術等一批特色課程,如澗洞小學的體武課,佗城中心小學的衍紙藝術、黎咀中心小學的傳統非遺手擎木偶戲體驗課等項目,結合中華傳統節日和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各類節日主題活動共2990餘場次,有效打通服務農村少年兒童的「最後一公里」,讓農村孩子在家門口實現了學中樂,樂中學。
 
    建立銜接機制,送教下鄉。為解決試點單位師資不足難題,縣鄉村「復興少年宮」建立活動銜接機制,出台了《龍川縣鄉村「復興少年宮」輔導員送教下鄉活動實施方案》,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專業志願服務隊的豐富資源,精心打造了一批優質志願服務項目,如:客家山歌傳承人主導的傳統山歌、河源市金牌評委主導的口才藝術等精品項目,綜合打造「小瓏小川來啦」送教下鄉服務品牌,根據不同需求,將不同的特色課程分別送到各鄉村「復興少年宮」。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共開展送教下鄉活動120場次,農村受益未成年約1.5萬餘人次,為鄉村少年兒童帶去了豐富多彩的學習實踐活動,也對鎮村一級的鄉村「復興少年宮」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記者 余麗齡 通訊員 羅文玲 徐麗花)
 
    頂圖:龍川縣鄉村「復興少年宮」兒童閱讀區
[责任编辑:万思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