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特别报道

打通「最後一百米」 蓉武侯區基層治理體現全過程人民民主

2022-05-09
来源:香港商报网
    基層治理的着力點,是以保障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為宗旨。對極具煙火氣的成都來說,其治理更具創新性,早在2017年便設立市、縣兩級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這一全國範圍內的率先之舉,旨在解決條塊分割、資源分散、「九龍治水」等城鄉社區治理長期存在的問題。
 
    而居民小區院落是基層治理的「最後一百米」,關係到群眾最切身的幸福感。近年來,為充分發揮社區小區黨組織作用,構建小區業主、業委會與物業公司的多方協調運行機制,制度化破解小區治理難題,黨建引領信託制物業服務模式在成都市武侯區應運而生。這一武侯區實踐,還獲評了全國「落實『六保』任務創新案例」和「全國市域社會治理創新優秀案例」。

    重構三方信義關係 機制創新解決「信任缺失」的物業通病
 
    如果說物業公司如同家裏的一個管家,那麼業主就理應是家裏的主人。看似簡單的關係,卻由於業主與物業公司利益關係無法理順、業主較物業企業弱勢等原因而變得複雜。讓業主鬧心的是收費高、服務差、財務不公開透明,物業公司也抱怨歷史遺留問題多,物業沒錢賺。雙方都如鯁在喉,而業委會也由於參與意願不強、不被信任等原因難以起到「一家之長」的作用。
 
    無論是「包幹制」,還是「酬金制」,都面臨這一困境。2018年10月,武侯區委社治委啟動信託制物業模式研究,2019年5月立項試點。
 
    信託制物業,簡單來說,就是將信託理念植入到物業管理領域,制度化重構信義新關係。將原來居民與物業企業的雙方買賣關係,轉變為業主大會為委託人、物業企業為受託人、全體業主為受益人的三方信義關係。由此,讓物業企業回歸「忠誠管家」角色,讓全體業主做回「小區主人」。這種信義關係,讓受託方始終堅守利他原則,保障受益人的利益最大化。
 
    信託制物業服務模式下,重構了財產權屬關係,將物業費和停車費、廣告費等小區收入設為屬於全體業主的共有基金,物業公司按照約定比例提取酬金,剩餘部分全部用於小區服務。由此,就改變了過去物業費屬於物業公司營收、公共收益不明不白的傳統模式。
 
    此外,該模式還推行開放預算,以保障業主自主決定權。從具體實施來看,每年年初,物業公司和業委會牽頭,邀請業主廣泛參與,按照質價相符和量入為出的原則,協商確定物業標準,編制收支預算,充分保障了每一位業主享有物業服務標準的自主選擇權。

    「監察人」全程「在線」 打通社會主體參與小區治理的制度化渠道
 
    位於玉林東路社區的美領居小區在武侯區率先開展首個信託制物業試點。信託制物業導入半年多後,美領居小區出現地面臨時停車收入只報總數不出示明細等問題。於是,作為信託監督人,社區「兩委」和社工便主動靠前,引導業委會進行會商,對關鍵節點的關鍵事件依合同約定大膽管理,同時聯合業委會問責物業公司及管理人。
 
    據了解,信託制物業模式創立了監察人制度,實現多元協同共治。將社區、小區黨組織和居委會以及聘請律師、會計師等作為監察人,將其寫入信託物業合同,明確其享有與業主同等監督權,既可監督物業公司履職,也能監督業委會行使權力,打通了黨組織、社會主體參與小區治理的制度化渠道。這也使得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權利得到更充分的保障和更有效的行使。
 
    「導入信託制,是小區信義治理的起步,而不是終結。」玉林東路社區黨委書記楊金惠說,美領居小區的實踐表明,信託制物業導入要堅持黨建引領,社區黨組織要通過把握方向、制定規則、加強組織、搭建平台等途徑,實現黨組織引領下的多元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小區共建共治的治理格局。

    激發「居民自治」最大潛能 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高地
 
    以信義關係重塑推動小區善治的信託制物業服務模式,是武侯區委社治委在基層治理領域行之有效的創新。
 
    武侯區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透露,信託制物業的導入與運行從治理邏輯角度出發,探索形成小區信義體系構建、信託制物業運行和小區善治模式的集成體系。
 
    三年來,已導入信託制物業的小區發生了諸多變化:物業繳費率明顯提升,平均繳費率達90%以上;矛盾糾紛數量大幅下降,最大降幅達到90%;居民滿意度大幅提高,最大增幅達到53%,最高滿意度已達98%。
 
    截至2022年2月,信託制物業服務模式已在武侯區的31個小區、成都市的102個小區落地,同時,吸引了北京、浙江、河南、海南等多地前來學習考察並推廣實施。(記者 郭代勤)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