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天津 > 本地新闻

天津市醫保局:醫保改革後個人賬戶劃撥減少不影響待遇

2022-06-27
来源:香港商報網
    6月27日,天津市召開《關於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制度實施辦法》新聞發佈會,天津市醫保局副局長高連歡就市民關心的醫保改革後個人賬戶劃撥減少是否會影響待遇問題進行了解答。
 
    高連歡表示:「我們要從職工門診醫保制度模式的轉換角度,即門診保障由個人積累式保障模式轉向社會互助共濟保障模式去理解。通過這次改革,職工醫保門診待遇不但沒有降低,而且保障功能和保障水平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提高。」
 
    改革不是取消而是調整賬戶的劃入結構,並進一步鞏固提高普通門診共濟保障功能。正是由於個人賬戶和統籌基金這「一減一增」,才使市民普通門診保障更加地充分。普遍個人賬戶的新計入減少,意味着門診共濟保障制度進一步健全和增強。減少了部分並不意味着保障會損失,而是放到了共濟保障的大池子裏,形成了新的保障機制。這個新的保障機制總體上基金平衡轉移,保障效能顯著放大。制度效應顯然既用於實實在在的醫療服務購買,又有利於人群基金的共濟,更有利於長遠制度的可持續性發展。
 
    醫保個人賬戶改革後,劃入個人賬戶的資金仍然是歸個人所有,權利沒有改變。之前已經劃撥的和以後將劃撥的,不會受到影響,權益沒有變化。同時,擴大了使用範圍,實現家庭共濟使用,提高了使用效能。
 
    醫保個人賬戶調整後,在職人員繳納的基本醫保費繼續全部劃入個人賬戶沒有變化,變的只是單位劃入個人賬戶的部分,也就是統籌部分不再劃入。退休人員劃入個人賬戶的金額繼續按照現行的標準保持不變,仍然由統籌基金按照定額劃入。
 
    高連歡表示:「從這次職工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改革來看,我們調整的是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劃入結構,個人賬戶劃撥雖然金額是少了一些,但是總體的門診待遇還是在提高的。一方面,改革後大幅提高了門診報銷待遇。職工醫保門(急)診報銷限額提高了1500元,達到9000元。就這項改革而言,據測算,每年將減負7.5億元。另一方面,改革後擴大了個人賬戶使用範圍。改革前,個人賬戶累積較多,使用效能不高。改革後,擴大個人賬戶使用範圍,還可用於家庭共濟使用,給參保人員以更多的選擇、更多的保障。」(記者 高乙菲)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