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辽宁 > 辽宁商机

大連這十年:構建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高質量建設發展新格局

2022-09-26
来源:香港商報網

    26日,大連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王少成在「大連這十年」主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十年進程中,大連堅持優化整合發展要素,一以貫之提升現代航運和物流服務能級,構建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高質量建設發展新格局。

    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開闢高質量發展新航道

    據介紹,經過十年發展,航運中心初步形成以海空兩港為核心、多式聯運綜合運輸樞紐為互聯互通手段,重點港航物流園區為支撐的運行格局,東北地區96%以上外貿集裝箱、100%商品車,60%以上外進原油轉運均由大連港口承擔,確立了大連在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中的重要樞紐地位。十年來,港航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超過470億元,擁有生產性泊位231個,集裝箱專業化泊位14個,充分滿足主流大型船舶停靠需要;102條集裝箱航線通達全球主要航區,實現RCEP成員國核心港口全覆蓋。大型豪華客滾船「吉龍島」「祥龍島」輪投入運營,渤海灣客滾運輸船舶運力和智慧化水平進入國際領先行列。空港運營能力不斷增強,大連機場進駐航空公司40家,開通航線255條,通航國內外123座城市;空港旅客吞吐量峰值年份超過2000萬人次,空空中轉旅客和國際貨量增幅屢創新高。

王少成.jpg

大連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王少成

    十年來,高端航運服務要素實現廣泛集聚——國際航運中心大廈加快建設,推動高端航運服務業匯聚;海事法院、國際航運仲裁院、航運中心律師團持續提高海事法律服務水平;大連商品交易所加快集裝箱運力期貨品種上市進程;航運保險等要素持續流入,全市23家財險公司有22家開展航運保險業務。政策保障體系方面也日趨完善。口岸通關便利水平顯著提高——擁有5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大連獲批成為與日韓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互聯互通合作試點城市;大連口岸連續兩年獲得國家跨境貿易指標評價全國單項標杆。

    大連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打造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一是物流網絡輻射能力顯著增強——歷經十年建設,大連港連通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擁有環渤海地區掛靠航線最全、船舶班次最密,覆蓋區域最廣泛的支線網絡,集裝箱班列作業能力達95萬標箱/年,班列線路達40餘條,覆蓋東北內陸站點50餘個,海鐵聯運箱量連續十餘年位居全國沿海港口前列。空港國內國際貨站11.3萬平方米,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國、輻射日韓、連通東南亞的航空運輸網絡。

    二是物流運輸通道建設初見成效——2016年,大連開通首條中歐班列,運行最高年份達到3.5萬標箱。近年來,大連陸續開通至德國杜伊斯堡、莫斯科別雷拉斯特和沃爾西諾班列,以及新西伯利亞、白俄羅斯明斯克至大連回程班列等,經滿洲里、綏芬河、二連浩特、阿拉山口、霍爾果斯5個主要口岸的班列全部開通,初步形成東、中、西「三通道」多線路、多口岸發運和往返「雙向」開行模式,實現中歐班列常態化安全穩定運營,助力東北海陸大通道繁榮發展。開通大連至蛇口港、麻涌港、通道州港「北糧南運」精品班輪航線,有力保障北糧南運通道暢通穩定。

    三是物流樞紐項目建設有效支撐國家戰略——2016年,大連「亞太-東北地區」海公鐵多式聯運項目以全國第一名成績入選國家首批示範工程,2019年通過了國家驗收,榮獲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命名和授牌;2020年,大連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成功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大連過境商品車跨境運輸新通道、「班輪+班列」跨海運輸新模式成功入選交通強國建設首批試點,物流中心核心功能持續增強。

    四是物流企業轉型升級實現新突破——歷經十年發展,全市規模以上物流企業達到400餘家。大窯灣保稅港區、瓦房店電商物流產業園、鐵成物流園區入選國家優秀物流園區、國家示範物流園區。開展大宗物資、集裝箱運輸等綠色低碳聯運服務和創新試點,物流組織服務模式不斷創新。智慧物流建設水平不斷提升,80%以上物流企業信息系統完善。

    王局長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緊緊依託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發揮大連航運物流發展的有利條件,加強組織協調,完善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和物流中心功能體系。(記者 王麗艷)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