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要闻热点

「河南這十年」堅定文化自信 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2022-10-15
来源:香港商報網

    10月15日,「河南這十年」主題系列宣傳思想文化專場新聞發布會召開,重點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取得的主要成就。

    發布會上,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黃玉國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省高度重視文化繁榮發展,立足厚重的文化資源稟賦,紮實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以2021年春晚《唐宮夜宴》的火爆出圈為起點,河南廣播電視台「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已播出兩季14集,全網總曝光量突破600億次,「洛神水賦」「龍門金剛」「紙扇書生」「雲窟萬象」等節目精彩紛呈,受到人們持續關注和廣泛好評,特別是激發了年輕人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掀起持久不息的「國風」「國潮」熱,成為全國文化領域的一個「現象級」事件。

    「河南要以高度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傳統節日蘊含着豐厚的文化基因,能夠激發人們的文化歸屬感和認同感,容易引起共情共振共鳴。「中國節日」系列節目以闡發傳統文化精神內核為主線,展現中華兒女的家國情懷、民族情感,喚醒了人們對中華文化的深層記憶,滿足了人們的情感需求,形成了每逢佳節看河南的口碑,由一檔節目引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捧。這一成果來之不易,也進一步堅定了我們傳承優秀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信心和決心。」黃玉國如是介紹。

    他表示,河南要面向大眾創新文化表達。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需要以創新性的表達、大眾化的解讀,讓厚重文化可親可感。「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堅持「思想+藝術+技術」的創作路徑,運用「網劇+網綜」的表達形式,讓藏在歷史典籍里的故事躍然屏上,實現讓傳統文化「活」起來這一目的,用「走心」贏得了觀眾。這也充分說明,現代化的表達可以激發中華文化的無窮張力,是活化歷史的有效突破口和重要着力點,值得我們繼續實踐和提升。

    黃玉國稱,河南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做好文化傳播,把握好互聯網傳播規律,順應融合傳播趨勢,推動形成口碑效應,是文化作品「破圈」出彩的有益經驗。「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堅持平和、溫暖、唯美的文化基調,注重短視頻呈現,藉助社交平台推送,有力提升了內容感染力和傳播影響力,再加上外交部多位新聞發言人的點讚助推,更是讓「中國節日」乘風出海,向世界展示了有意義、有意思、有意境的中華文化,展現了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也再次證明,好酒需要精心釀造,好酒也需要飄出深巷!

    黃玉國表示,河南將繼續深挖文化「富礦」,持續提升「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的溫度和熱度,創作更多承載中國精神的優秀作品。用好用活文化遺產資源,以更加主動的創新創造,推動創作更多優秀作品,擦亮「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推動河南文化繁榮發展,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李欣)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