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辽宁 > 商报专稿

瀋陽市和平區:力爭三年內綜合實力進入全國城區50強

2022-11-16
来源:香港商報網

    聚焦瀋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打造「一樞紐四中心」,和平區找准切入點、發力點、突破點,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示範區、力爭三年內綜合實力進入全國城區50強。11月16日,在瀋陽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瀋陽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聞發佈會上,中共和平區委書記劉志寰作如上表示。

    據悉,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和平區在即將進入的2023年,將提升經濟實力、增長動能、綠色發展、居民幸福、社會治理「五項指數」,高標準謀劃目標任務。

    劉志寰說,為了實現目標任務,和平區將實施「三項行動」,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一是創新驅動引領行動。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打造東北創新驅動領跑區。加快建設大三好、和平灣、醫大三個科創組團,做強科技金融廣場、東北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等平台載體,完善科創園區研發服務平台、生產性服務平台、生活性服務平台。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做強人工智能、智能傳感器、VR/AR、元宇宙等新業態,升級191個應用場景,數字經濟骨幹企業超過70家。落實「興瀋人才計劃」,建設人才公寓7000套,引進高層次人才300人以上。

    二是產業轉型升級行動。以五型經濟為統領,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商貿產業,統籌傳統與現代、線上與線下、日間與夜間經濟,推動核心商圈向高端商貿商務集群發展,大力發展會展經濟、首店經濟、連鎖經濟和直播電商。科技產業,優化梯度培育體系,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科技型企業增長率,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15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50家,瞪羚獨角獸企業達到13家,技術合同登記額達到26億元。文化產業,做優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構建「一街一河四片區」文化產業發展格局。深挖歷史文脈,釋放「遼寧六地」等紅色歷史文化資源,發展數字創意等文化新業態,承接瀋陽建設「設計之都」,建成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25個,打造瀋陽區域性文化創意中心的核心引領區。金融產業,重點推進科技金融、產業鏈金融、綠色金融發展和資本市場建設,打造普惠金融發展示範區綜合服務平台,資本市場掛牌企業突破210家,基金規模達到370億元。大健康產業,重點打造和平灣大健康產業集群,加快推進國際生命健康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構建集健康養老、智慧醫療、醫藥商貿等於一體的產業聚集區。

    三是項目建設提質行動。堅持項目為王,深度謀立推建。奮力「爭搶拼」。向中省直、民生改善等領域「爭」項目,向數字經濟、樓宇經濟等領域「搶」項目,向基礎設施、城市更新等領域「拼」項目,建設重點項目166個,打造特色樓宇產業園40個。加快「招引育」,完善「功能區+行業部門+招商團隊」招商體系,實施「人才+基金+商會+校友」招商模式,打好產業鏈招商、場景招商等組合拳,用好產投大會、花椒大會等平台,引進重點產業項目50個。持續「優環境」,全面優化政務、法治、市場、人文環境,拓展數字政務應用場景,深化「無人干預」審批等模式,實現90%申報材料「只提交一次」或「免提交」,加快升級到「只亮明一次身份」。

    同時,和平區將推進城市更新提速、群眾福祉厚植、綠色發展蝶變、治理能級增效「四項工程」,拓展高品質生活場景;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全面推進黨的思想、政治、組織、作風、紀律、制度建設,牢牢把握「三個務必」,持之以恆正風肅紀,發揚鬥爭精神,勇於自我革命,打造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

    劉志寰表示,站位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和平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統籌領導下,團結奮進,衝鋒在前,勇毅突破,切實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和平區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生動實踐。(瀋殿成)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