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中华大地

廣州增城遲菜心:寒冬里開出的甜美之花

2022-12-27
来源:香港商報網

    增城遲菜心又名高腳菜心,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種植歷史悠久,素有 「菜心之王」 的美譽。增城區更是憑藉增城遲菜心獲評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國家區域公用品牌,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在「菜心之夜」走上地標品牌「網紅」路,蜚聲海內外。

    冬至到,菜心甜

    增城遲菜心,因其時至深冬才上市,比一般菜心要遲,所以稱為遲菜心。廣州市增城區北部的小樓、派潭、正果等鎮山清水秀、生態環境良好,北回歸線的天然條件,使這裏成為生產遲菜心的最佳地域。

图2.jpg

廣東遠近聞名的增城特產遲菜心,又名高腳菜心,素有蔬菜之王美譽。

    一般的菜心一棵不過50克重,遲菜心每棵卻可重達2500克,最大的特點是菜質鮮嫩,香脆甜爽,風味獨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鈣、鋅等多種營養成份。菜心皮脆肉軟,莖肥葉厚,煮炒快熟,吃之甜美,非一般菜心可比,因此,被食家們譽為「菜王」。

图4.jpg

一般的菜心一棵不過50克重,遲菜心每棵卻可重達2500克,吃之甜美,非一般菜心可比,因此,被食家們譽為「菜王」。

    而何仙姑故鄉小樓鎮是種植遲菜心的特優區範圍,遲菜心有着口感清甜、爽滑無渣等特點,成為遊子心中拂之不去的故土情結之最。

    小樓鎮的何仙姑家廟,每年三月初七仙姑華誕日、八月初八仙姑得道日,到廟上香祭拜者熙熙攘攘,人頭攢動。有村民創製了各式遲菜心美食,在何仙姑家廟附近擺設的各種美食攤檔登台亮相,小樓漸漸形成了以遲菜心為主角的美食小鎮。

    煙火增城,至味菜心

    增城遲菜心歷史悠久,清宣統《增城縣誌》物產一章中記載:增城 「多白菜,其芯最美,為蔬品之冠。」

    增城遲菜心民俗文化在清朝開始由「遲菜心宴」這一道菜發展而成,是增城地區的傳統代表性名菜,將其作為宴席上乘菜品招待客人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成為中國粵系名菜之一,故有「食在廣州、菜在增城」之說。增城遲菜心,不但讓當地農民走上了致富路,而且積澱了深厚的飲食文化。

    北回歸線,在增城以北像血管般蔓延,大自然的靈性一覽無遺。名叫遲菜心的植物在這裏生兒育女,輕言細語地談論着生活和甜蜜的鄉戀,人間美味像一個傳奇在這條路上停留、紮根和繁衍。

    放眼菜心林立的田野,不會覺得寒冷。這圓潤晶瑩,這延頸秀項,這不可一世的碧綠,像陽光的聲音又脆又甜。

图3.jpg

遲菜心基地

    遲菜心與民俗文化融合

    增城遲菜心的魅力,不但來自於其獨特的品質,而且來自於其悠久的傳統民俗文化。

    其一,舞麒麟采青(遲菜心)習俗。每年初冬採摘第一棵遲菜心時,當地村莊開展舞麒麟舞獅活動,喜慶豐收,村民圍觀,熱鬧非凡。春節舞獅,外地人用生菜作采青物(意為生生猛猛),而增城人則用遲菜心作為采青物(意為心想事成)。

    其二,獨特的「食齋」和拜祭風俗。大年初一,增城鄉間謂之「做年」,當日忌「殺生」,所以家家戶戶都以遲菜心為主菜「食齋」,桌上擺滿用多種方法製作的各色各樣遲菜心,簡直就是遲菜心盛宴。大年初二謂「開年」,家家戶戶雖然恢復吃葷,但餐桌上少不了遲菜心,還煲一鍋「金銀菜心粥」。所謂「金」,就是用新鮮菜心切成菜心粒,「銀」就是用曬乾的遲菜心,加一點肉同煲,風味獨特,特別醒胃。而十五(元宵節)村民去祠堂拜祭都會擺上一碟遲菜心敬祖先。

    遲菜心作為饋贈禮品不失恭敬體面,親戚朋友來探親不少地方習慣送三牲,而增城遲菜心產地的農村熱衷送菜心(意為真心送財),親友獲贈一大把遲菜心,其開心程度一點也不亞於收到了雞鴨魚。

    經過多年的發展,增城遲菜心作為廣州的地標農鮮,早已由食材演變為文化象徵。多年來,增城通過高標準示範種植、加工、銷售、鄉村旅遊、農村電商、農業科普等推動增城遲菜心產業發展。遲菜心成為了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和主打角色,撬動着當地農業產業的發展,幫助農民增加收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的作用日益凸顯。

    品質獨特的遲菜心催生了不少美食烹飪家,他們費盡心思創造了不少的製作方法,生炒、白灼、鹽水煮、燉湯、炒飯、煲粥、曬乾煲湯、豬油渣炒、腊味伴炒等55種之多,把川菜、日本菜、湘菜,還有海鮮的味道,全都融入其中。

    一棵菜心,又一棵菜心,用一句低語,說盡了南粵炊煙,說盡了美食風流。它是驕傲的蔬菜公主,它是經典素食文化的化身,它以一季花事訴說衷腸,曖人落淚,它是寒冬里開出的甜美之花。(記者 賴小青)

頂圖:何仙姑故鄉小樓鎮是種植遲菜心的特優區範圍,遲菜心有着口感清甜、爽滑無渣等特點,成為遊子心中拂之不去的故土情結之最。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