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中华大地

【黑龍江兩會】省政協委員陳姣姣:借鑑「澳新模式」 推動黑龍江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2023-01-12
来源:香港商報網

    「加快現代化農業強省建設。深入實施現代農業振興計劃,加快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糧食、畜產品精深加工,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1月12日,黑龍江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哈開幕。始終關注畜牧業的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副主席,大莊園肉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兼集團哈爾濱分公司總經理陳姣姣在聽了政府工作報告後心情爽朗、如沐春風。「作為畜牧大省,黑龍江地處世界公認的黑土帶、黃金玉米種植帶,發展畜牧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和區位優勢。抓住機遇,採取有效措施,推動黑龍江省畜牧業取得突破性進展,是眼下的當務之急。」對此,她建議,通過對「澳新模式」的借鑑和引入,來推動全省的畜牧業結構調整,科學地利用好草場資源,在確定做好環保、防疫等工作的前提下,發揮本土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大力發展中小型牧場,堅持綠色生態優先,帶動全省的畜牧業向更為健康的方向發展。

微信图片_20230112160656.jpg

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副主席,大莊園肉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兼集團哈爾濱分公司總經理陳姣姣

    陳姣姣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着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着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畜牧業發展,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不斷增強畜牧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形成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調控有效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的畜禽產品消費需求。」黑龍江「十四五規劃」中也提出要打造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萬億級產業集群,其中畜牧業作為供應鏈上游格外重要。

    陳姣姣介紹,目前黑龍江省的畜牧業呈「啞鈴式」結構:一邊是「萬頭牧場」,一邊是「一家一戶」,而位於兩者之間的,同時也是最合理的中小規模牧場則極為短缺。我國畜牧業正處於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型升級中,對於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畜牧業發展模式的探索一直沒有間斷過,「萬頭牧場」正是這種形勢下的一種嘗試。但發展這種模式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制約因素及風險,投入大風險也大,在保護環境、預防疫病、管理水平等方面對企業要求非常高,在現階段並不適合在全省大範圍實行。

    陳姣姣稱,與此同時,傳統的「一家一戶」生產經營方式在全省仍然佔着不小的比例,這些零散的養殖戶只能維持簡單的生產,飼養水平較低,且飼養成本偏高,也更容易遭受疫病的打擊,產品質量和安全衛生方面更無法保證。同時,黑龍江省的草原畜牧業基礎設施薄弱滯後,不能應對草原畜牧業本身的易災性和脆弱性,十分容易因為短期集中發展畜牧業而造成生態破壞。

    陳姣姣稱,作為太平洋南部的一個小國,新西蘭能夠創造畜牧業經濟奇蹟,成為「畜牧王國」——羊肉和奶製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雖然與其良好的自然條件有很大關係,但更是其長期重視畜牧業發展的結果。因此,學習和借鑑「澳新模式」,對於黑龍江省目前的畜牧業發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澳新模式」的核心概念就是在「草畜平衡」的前提下,實行「以草定畜、依畜配草」的策略,通過對草地的計劃性使用、對牧場的細節化管理,來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從規模上來看,澳大利亞一個牧場中牛的數量一般不超過230頭,新西蘭則不超過400頭,都是根據具體的自然條件而定。這種模式在管理、經營效益、環境保護等方面都達到了一個比較理想的平衡點,靈活、高效,比較適合嘗試和推廣。

    對此,陳姣姣提出以下建議。

    1、大力扶持牧業縣和半牧業縣的牧草種植,加強草原的生態建設,既考慮「為養而種」,也考慮「為種而養」,實現新型的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發展關係。努力提高畜牧業的科技含量,利用生物技術解決發展畜牧業和保護生態之間的矛盾。比如將農作物秸稈先轉化為牛、羊的飼料,再利用生物技術把吃了秸稈飼料的畜禽所產生的糞便轉化為有機肥,用於農業生產。既為農民的秸稈處理找到了出口,又解決了黑土資源的退化問題。

    2、通過實地考查,在相對比較落後、貧困,且比較適合畜牧業發展的地區進行試點,借鑑「澳新模式」,發展一部分「家庭牧場」——需要前期培養出一定數量的「專家化的養殖者」。對於一些小型畜牧業企業和牧戶,則可以由黑龍江省的大型畜牧業企業牽頭,通過收購、加盟等形式,形成「以大帶小」或者「企業+基地+牧戶」的發展模式,實現資源整合。這樣做的好處是,不但提升了黑龍江省畜牧業的整體實力,還能帶動起當地的經濟發展,達到扶貧目的。既加強了黑龍江省的地緣品牌建設,同時又藉助龍頭企業的帶動,給小生產帶來大市場,實現把黑龍江省打造成畜牧強省的宏偉藍圖。

    3、向新西蘭等牧業大國學習,建立起健全的防疫體系,採取免疫、隔離檢疫、病畜隔離、驅蟲、育種(選育抗病能力強的品種)、正確放牧(如:牧草最下面的3厘米~4厘米處寄生蟲多,儘量不讓家畜吃)等手段,最大程度避免疫病帶來的負面影響。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切實履行「誰養殖、誰治理」的污染防治主體責任,從根本上解決環保問題。(記者 付彥華 張曉磊)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