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陕西 > 要闻热点

陝西自貿試驗區六年形成725項創新案例

2023-04-01
来源:香港商報網

    3月31日,陝西省商務廳副廳長、省自貿辦副主任翟北秦在介紹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六年建設情況時表示,六年來,陝西自貿試驗區緊緊圍繞國家賦予的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在投資改革、貿易監管、人文交流、產業發展、金融創新、通道建設等多領域形成了725項創新案例,「大型機場運行協調新機制」等33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政務服務跨區通辦」等83項在全省複製推廣,充分發揮了改革開放試驗田的作用,為全省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jpg

陝西省商務廳副廳長、省自貿辦副主任翟北秦介紹情況

    自貿區成陝外向型經濟發展主陣地

    據介紹,陝西自貿試驗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市場活力加速迸發。截至2022年底,自貿試驗區新設市場主體15.2萬家,其中新設企業9.67萬家、外資企業934家,年均新設企業數佔全省同期新設企業的7.6%。

    陝西自貿試驗區全面落實外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建立全省統一的外商投資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吸引三星二期、法國達能、西門子創新中心、東航賽峰起落架維修等一大批外資企業、項目在區內聚集。2022年自貿試驗區實際利用外資5.64億美元,同比增長31.8%。

    同時,陝西自貿試驗區還加快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西安港成功獲批全國首個內陸港口啟運港退稅試點。中歐班列長安號常態化運行國際幹線拓展至17條。2022年長安號開行量達到4639列,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三項核心指標位居全國第一。發揮自貿試驗區第五航權政策優勢,先後開通4條第五航權客貨運航線。累計開通全貨運航線42條,其中國際航線23條。

    「截至2022年底,陝西自貿試驗區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累計達到1.65萬億元,年均佔全省同期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的71.6%。」翟北秦表示,自貿試驗區已成為全省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主陣地、穩外貿穩外資的重要支撐。

    「三個自貿」建設提升特色化發展水平

    翟北秦介紹,陝西自貿試驗區聚焦「三個自貿」建設,不斷提升特色化發展水平。一是強化「絲路自貿」。持續深化國際產能合作,推廣「一園兩地」新模式,中俄絲路創新園俄方園區累計招商入園企業30家,其中陝西企業21家。建成西部首個能源類走出去特色供應鏈合作平台,成立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和「一帶一路」職教聯盟,建成「一帶一路」語言服務大數據平台和絲路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加入黃河流域自貿試驗區聯盟,與青島、煙臺、濟南等沿黃流域9省(區)25個經濟功能區協作。

    二是做優「科創自貿」。依託秦創原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總平台和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優勢,強化技術、資本、人才、服務等創新資源的深度融合與優化配置。在全球設立8個離岸創新中心、4個海外科技服務站、10個海外研發中心,出口技術3000餘項,實現技術出口額56億美元,累計落地20餘個海外高科技創新項目,吸引外籍人才1000餘名。

    三是做強「農業自貿」。穩步推進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加快建設,總投資4億元的上合組織現代農業交流中心建成投用。楊凌國際農業科技創新港聚集11家國際合作研究機構和外資企業。堅持「龍頭引領——鏈式集聚——集群發展」模式,農產品加工、生物醫藥、農業科技服務業等產業聚集發展,「楊凌農科」品牌已成為國內外農業科技領域的一張靚麗名片。(記者 胡秦玉)

頂圖:新聞發佈會現場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