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北京 > 要闻热点

茶飲門店數量居京首位 朝陽茶文化消費指數報告正式發佈

2023-05-18
来源:香港商報網

    5月18日,朝陽區茶文化消費指數報告正式發佈。從傳統茶館到新式茶飲,從線下社交到線上交易,從國際氛圍濃厚的CBD到古色古香的高碑店......朝陽區不斷推動「茶+」文化的發展,提升茶文化消費品質、增強茶文化消費活力、引領茶文化消費升級,打造「茶香之城」 ,朝陽區傳統茶館及創新茶飲門店數量均位居全市首位。

    朝陽區現有傳統茶館約700餘家,佔全市2397家總量的30%,位居各區之首。吳裕泰、天福茗茶、八馬茶業、同慶號、鼎白等品牌均在朝陽區設有旗艦店或體驗店。同時,區域內茶館4星及以上評價佔比超過40%。

图1.jpg

    除了茶館數量,朝陽區上線交易的商戶數不斷增長,2020年至2022年期間,朝陽區在美團平台上有交易茶館數量由216家增長到356家再增長到424家,用戶數量由2.1萬增長到4.9萬再增長到5.3萬,均呈現出逐年遞增態勢。而就在2022 年,朝陽區有交易的商戶數佔北京的比重達到36.8%,線上化率(有交易的商戶數/收錄商戶數)為60.4%,高於北京市平均水平。

    從交易客單價來看,2022 年,朝陽區茶館線上交易客單價主要集中在100-150 元區間,佔比為66.2%,200 元以上的佔比為1.7%,100 元以下佔比11.7%。

    在消費群體上,朝陽區茶館主要以本地消費客群為主, 2023 年1-3 月,朝陽區訂單有85.3%由北京市用戶消費,異地用戶佔比為14.7%,這一比例高於朝陽區整體訂單的異地用戶佔比(11.2%)。而性別佔比上,2022年有55.2%的訂單由男性消費, 30歲至35歲群體消費佔比最高達到26.9%,消費時段集中在中午12時至下午18時,以商務洽談、客群社交為主要場景。

图2.jpg

    而在新式茶飲上,朝陽已成為全市創新茶飲品類最全的區域。區域內現有創新茶飲門店約400家,佔全市總數的40%左右,集中在CBD、三里屯、燕莎藍港、朝青、雙井等商圈,不僅覆蓋喜茶、蜜雪冰城、奈雪的茶、茶百道、滬上阿姨、COCO都可等品牌,還有T9(T9 Premium Tea)、Domain域、茶聚場(the ATRE)、煮葉等特色茶企。女性消費者佔比超過60%,18歲至25歲群體消費最高。

    從茶文化消費活力地圖數據來看,望京、亞運村、高碑店地區位居三甲,茶館數量依次為63家、59家和42家。三元橋、大望路、雙井、國貿、朝外、北苑、潘家園等地區緊隨其後,共同組成了朝陽茶文化消費活力指數「十強」。

    此外,從朝陽區茶消費活力區域分佈看,傳統茶館、特色茶室、創新茶飲門店基本分佈在CBD、三里屯、望京、雙井等12 個重點商圈內。張一元、吳裕泰、天福茗茶等傳統茶館門店主要集中在高碑店、潘家園、勁松區域;特色茶室方面,同慶號、鼎白、王府茶樓等以高端商務社交為特色的門店主要集中在CBD、望京、亞運村、北苑區域;而茶外有山、茶聚場、煮葉等創新茶飲門店主要集中在朝外、亮馬橋、雙井區域。

    無論是傳統茶館、還是創新茶飲,朝陽都呈現出門店數量最多、銷售增長最快、茶葉品類最全的鮮明特點。

    「為了滿足更多群眾的飲茶需求,我們將以朝陽區『茶香之城』建設為契機,充分把握消費升級新趨勢,進一步展現朝陽的茶文化魅力,激發茶消費活力」朝陽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朝陽區將繼續發揮朝陽區國際化資源集聚和大規模消費優勢,深度挖掘「茶」文化內涵和表現載體。將鼓勵「茶+」業態創新發展,重點支持知名品牌門店提升、本土新興品牌培育,推動「茶+咖啡」「茶+餐飲」「茶+旅遊」產業發展,發揮茶的文化屬性,大力發展「沉浸式」體驗消費,營造新的茶消費環境,同時發揮茶的社交屬性,加快發展創客茶館等新場景,為茶消費賦予新的經濟動能。此外,我們將重點依託CBD、三里屯國際消費體驗區建設,做好場景提供、流量導入等服務,繼續聯動各大商圈,完善消費空間佈局,深化與知名茶類商協會的合作,繼續辦好「北京朝陽國際茶香文化節」,助推朝陽區茶文化氛圍的培育,打造一批標誌性品牌、展會和活動,提升國際「朝陽茶香」消費引領度。(楊凌雲)

頂圖:朝陽區茶館客單價情況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