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北 > 要闻热点

湖北科技之花在非洲綻放

2023-07-04
来源:香港商報網

    7月6日,2023中非創新合作與發展論壇暨湖北國際技術交流會將在湖北武漢舉行。屆時,海內外嘉賓將齊聚江城,共商合作,攜手開創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新時代。

    湖北省與非洲的友誼源遠流長。1963年,湖北向阿爾及利亞派出中國首支援非醫療隊,拉開了湖北同非洲國家交往合作的序幕。如今,鄂非科技創新合作蓬勃發展,已拓展至現代農業、教育、資源環境、光電信息等多個領域。

    「湖北造」造福非洲人民

    幾十年來,湖北將最新科技成果送到非洲大地,改變非洲人民的生活面貌。

    由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非發展基金有限公司、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150億美元共建「中非共建非洲信息高速公路項目」,包括連通非洲48個國家的82個大型城市的「八縱八橫」光纜骨幹網以及連通中國與非洲的直達光纜。

    由中國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承擔設計和施工的「非洲最大斜拉橋」——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橋橫跨布里格里格河谷,被當地人民稱之為「夢想之橋」。

    由人福醫藥集團股份公司在埃塞俄比亞成立的人福埃塞藥業有限公司,是埃塞俄比亞第一家完全採用中國標準建設並全面通過本國GMP認證的本地藥廠。

    由中鐵十一局集團電務工程公司承建的「非洲第一條現代電氣化鐵路」——亞吉鐵路被譽為「新世紀的坦贊鐵路」。

    由中國電建集團湖北工程公司建設的「非洲第一座垃圾發電廠」——埃塞俄比亞萊比垃圾發電廠能夠保證該國首都亞的斯亞貝巴1/3家庭的照明用電。

    一條條光纜、一座座大橋、一道道鐵路……成為中非友誼的共同見證。

    築牢對非合作平台

    早在1996年,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研究員王青鋒便遠赴乍得,援建生物學實驗室。

    2013年,依託武漢植物園建設的中-非聯合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成為中國在非洲建設的第一個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機構。

    湖北企業建設的中國—莫桑比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是我國在非洲建立的第一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為非洲國家農業發展和提升糧食安全水平作出積極貢獻。

    2021年2月,中非創新合作中心揭牌。這個唯一一個面向非洲國家佈局建設的國家級國際區域創新合作平台自此誕生。同年8月,湖北省科技廳組織國際科技合作領域相關專家論證,研究確定在非洲地區國家,首批佈局建設5家湖北省國際科技合作(技術轉移)離岸中心,作為中非創新合作中心分中心。

    中非創新合作中心自成立以來,得到了科技部等國家部委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陸續打造了「一會一壇一賽」三大標誌性活動。作為國家級平台,中非創新合作中心將繼續完善中非技術轉移和創新合作網絡,與非洲國家共享發展成果,努力打造中非創新合作新高地。

    積極推進科技對外開放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湖北蘊藏的巨大創新潛力和創新活力,為中非創新合作創造了更多機遇、更好條件、更大空間。

    湖北科教資源豐富,現有2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30家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3600多家科研機構。此外,全省共有130所普通高校、190萬在校大學生、12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20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

    用好這些科教資源,湖北全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開闢新賽道,緊盯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北斗等五大優勢產業和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加快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群體。

    去年以來,湖北堅持全域協同,全力推進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超算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先後建成投運,襄陽、宜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輻射帶動襄陽都市圈、宜荊荊都市圈創新驅動發展走向深入。

    站在鄂非合作60年新起點,湖北將充分發揮科教大省優勢,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推動中非創新合作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實,為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 陳子欣 通訊員 李傑 徐寶文)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