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中华大地

「筍」耕細作二十載 皖黃山區新華鄉底氣十「竹」促共富

2023-07-09
来源:香港商報網

    安徽黃山市黃山區新華鄉三綠宜筍竹專業合作社緊抓筍竹特色產業優勢,通過標準化種植、規範化管理、商品化加工、品牌化銷售等一系列措施,推動筍農生產管理標準化、合作社運營服務規範化,做大做強黃山區雷筍產業,帶動成員實現致富增收。

    據悉,三綠宜筍業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3年,擁有成員86戶,種植面積1800畝。合作社以種植雷筍為主業,深挖雷筍產業鏈條,形成了求特色發展、強技術示範、富成員生活的「三綠宜合作模式」,2022年被評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

    示範引領種植,竹「綠」鄉野

    20年前,新華鄉的山場上還是漫山遍野的次生林、雜竹叢生。每年春筍毫無經濟價值可言,村民只能自采自食。合作社前往浙江臨安參觀考察、學習浙江雷筍早熟覆蓋種植新技術,與浙方達成友好交流協議。學習雷筍早熟覆蓋種植新技術。在雷竹園中覆蓋稻殼、麥麩,提高竹園土壤溫度,使竹筍出筍期提前了3個多月,效益也得到了明顯提高。農民發展竹筍熱情高漲,竹園面積也迅猛增長,由2000年的不足3000畝,增長到13000多畝,全鄉1800多戶農戶家家有竹園,戶戶有竹筍,成了黃山區竹產業生產第一鄉。2015年三綠宜筍竹專業合作社在全區率先建立了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生產的黃山竹筍入選《2015年度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竹山成了村民的綠色銀行,使新華鄉的綠水青山真正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銀山。

    提振產業賦能,竹「銷」全國

    在鄉黨委、政府的引導下, 2013年,合作社牽頭把全鄉12家筍竹加工企業聯合在一起,組建了新華筍竹產業聯合體,合作社負責人當選為聯合體董事長。制定了章程和統一收購標準、最低收購保護價,進一步規範了鮮筍收購行為,解決了長期存在的收購鮮筍時哄抬價格、產品參差不齊,銷售時爭搶客戶、相互壓價等一系列不正當競爭現象。2017年開始,聯合體各加工企業投入480萬元,建起污水處理設備,各加工企業實行「煤改氣」,實現了筍竹產業加工環節的綠色化。建立了O2O中心,通過線上、線下銷售,產品遠銷全國各地,連續5年參加新華鄉雷筍開園採摘節,形成種植、休閒旅遊為一體發展新格局。大家抱團取暖共發展,生產、加工、銷售走上了共贏發展有序軌道,為筍竹產業的良性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創新利益聯結,竹「富」新華

    合作社社員總計投資215萬元,建起了2400多平方米的標準廠房。設有醃製、加工、烘乾、保鮮、包裝、農殘快速檢測等車間(室)。置辦各類加工機械30多台,每年收購除本合作社社員鮮筍外,還輻射帶動周邊387戶,共計收購鮮筍60多萬公斤,按每公斤5.2元計算,帶動筍農增收300多萬元。每年安排20多社員進廠務工2個多月,解決了部分剩餘勞動力就業。用工中向困難家庭勞動力傾向,全年付勞務工資30萬元。收購鮮筍,實行消費扶貧,以高於市場價的10%的價格優先收購脫貧戶家中鮮筍,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通過合作經營模式,實現共建、共享、共贏。為社員提供雷竹種植過程中撫育管理、生產資料的購買、科技應用的推廣、農產品收購、加工銷售,做到產前、產中、產後一條龍服務,解決了農戶鮮筍銷售難的問題。合作社年銷售收入近400萬元,產品主銷江浙滬,近年來通過電商已經實現了全國覆蓋,除去各項支出年純利潤35萬元以上,合作家庭成員僅筍竹收入人均增收3200多元。

    農業合作社有助於農業現代化路子走得穩、步子邁得開,是帶動農戶增加收入、發展現代農業的有效組織形式。下一步,三綠宜筍竹專業合作社將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響應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充分發揮了黨支部在發展集體經濟中的核心和引領作用,充分用好農民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這個有力載體,順應鄉村振興大勢。(記者 吳敏 通訊員 陶玉斌 江靖)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