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辽宁 > 辽宁商机

京瀋企業「相遇」瀋陽中關村 中德園迸發創新合作「西」引力

2023-07-14
来源:香港商報網

    以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創新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為契機,日前,創新中國行——「聚力京瀋 共謀發展」中關村企業走進瀋陽市鐵西區考察交流活動在瀋陽·中關村智能製造創新中心舉辦。京瀋兩地科技企業「相遇」在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以下簡稱「中德園」),為創新發展添動能、增活力。

图片2.png

    京瀋企業路演交流  釋放強烈合作意願

    本次活動由瀋陽市鐵西區政府,經開區、中德園管委會攜手瀋陽中關村信息穀公司聯合舉辦。來自北京中關村和瀋陽·中關村的相關負責人和近20家企業、機構代表以及部分德國機構的代表匯聚中德園,通過參觀園區和路演交流,進一步促進京瀋合作、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路演交流中,長江量子(武漢)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弗勞恩霍夫協會、中農未來控股集團、北京中農生態農業科技研究院、諾賽聯合(北京)生物醫學科技有限公司、骸卡奧斯工業智能研究院、鐵力山(北京)控制技術有限公司、中廣核輻照技術有限公司、中國農業科學院環發所、北京九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北京中關村企業依次展示,並在互動環節結合企業自身發展與鐵西區的工業底蘊提出了契合點並表達了深度融合的合作意向。

    「中關村的京瀋合作項目為我們企業搭建了一個溝通交流的平台,讓企業能夠有機會接觸到北京以外的企業和資源,非常有助於企業的業務拓展和進一步發展。」 北京九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藺繼翻表示,作為一家致力於研發製造工業級場間物流無人駕駛產品及L4級別工程車輛無人駕駛解決方案的企業,非常期待與瀋陽傳統工業製造類企業開展創新合作,助力企業轉型煥新。

图片3.png

    探訪園區共話發展 京瀋中關村疊加效應顯現

    活動當天,北京中關村各企業代表參觀了德生生物醫藥產業園和瀋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參觀中,作為德國知名科研機構的代表,上海交通大學弗勞恩霍夫協會智能製造創新中心副院長邵鑫表示:「通過調研,我們感受到區內工業製造業氛圍濃厚,協會希望能夠進一步與鐵西區進行合作。」

    鐵西區(經開區、中德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中關村作為中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已成為全球創新最活躍的區域之一,而瀋陽·中關村科創板塊更是充分彰顯了瀋陽產業基礎優勢和北京科技資源優勢的疊加效應,促進中德園迸發出創新合作的強勁動能。

    瀋陽·中關村項目建設三年多以來,牢牢把握京瀋合作有利契機,推動 「一中心、一基地、一園區、多組團」規劃藍圖走向現實落地。截至目前,瀋陽·中關村已累計舉辦雙創活動230餘場,服務企業3000餘家,連結京瀋兩地科技服務機構60餘家。目前「一中心」已與北京農信互聯、波蘭QT SWISS、法國源訊等130餘家企業簽約。

图片4.png

    中德園走實創新之路 鐵西「雙過半」成績單亮眼

    在京瀋合作深入開展、瀋陽·中關村持續發力的輻射帶動下,鐵西區(經開區、中德園)結構調整持續深化、新舊動能加速轉換,走出了一條「新時代信息技術+先進裝備製造」的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之路。去年,鐵西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已突破1200億元;今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又增長8%以上。同時,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十年來首次保持了2位數增長的良好態勢,今年年中「雙過半」的成績單成為「工業老區煥發澎湃活力」新的有力詮釋、「共和國工業強勁脈動」新的生動註解。

    鐵西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鐵西區(經開區、中德園)將堅定不移打造「中心孵化、基地加速、園區產業化、多組團輻射」的科技運營新體系,有效發揮產業數碼化的場景資源優勢和數字產業化的數據資源優勢,着眼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加快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強化重大攻關、服務「大國重器」,讓創新源泉充分涌流,推動鐵西在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的「遼瀋戰役」中沖在前、扛大旗。(王藝橋)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