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特别报道

「綠動地球 智造未來」2023全國主流媒體德陽行走進羅江

2023-08-20
来源:香港商報網

    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是「全國首批生態示範縣」、「中國金花梨之鄉」、「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省級旅遊標準化示範縣」、「省級森林城市」「省級衛生縣城」。羅江歷史底蘊深厚、旅遊資源富集,有三國遺址白馬關、龐統祠墓、諸葛點將台、落鳳坡等,還有古驛道、大霍山佛教文化萬佛寺、李調元故里醒園等旅遊景點,目前已創建白馬關AAAA級旅遊景區和香山鷺島AAA級旅遊景區。

2.jpg

水稻種子樣品

    實施「五化」標準 打造新時代「天府糧倉」

    羅江區水稻油菜雙季制種基地以「五化」標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信息化)提級制種基地設施,實施田塊歸併、田型調整,配套集中育秧、種子加工等功能服務,建成集「新品實驗、科學制種、信息管理」於一體的水稻、油菜雙季制種示範區。同時,羅江乘勢而上,「新技術」與「高效益」並駕齊驅,與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農科院、川農大等科研院所合作,研發選育油稻品種,集成推廣制種機插、無人機授粉等關鍵技術,解決制種茬口空檔期,雙季制種基地成為制種新技術、新品種「試驗田」與「先行先試區」。用好良田、良機、良技、良策配套,培育制種企業、合作社、制種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行半託管或全託管社會化服務,節本增效,雙季制種畝均淨利潤超過3500元。

3.jpg

改善後的小區生活環境

    近年來,羅江區緊緊圍繞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要求,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把水稻油菜制種產業列為「一縣一業」主導產業,奮力建設全國高標準水稻油菜雙季制種產業樣板基地。據介紹,雙季制種即在同一田塊大春水稻制種、小春油菜制種輪作,落實制種「專地專用」制度,固化制種土地,形成制種專屬區域。「羅江制種歷史悠久,產業優勢明顯。發展水稻、油菜制種產業已有40餘年歷史,是中國首個編制水稻油菜制種產業鎮級片區規劃的區縣。」略坪鎮團委書記俞維敏介紹,羅江也是全國首推水稻與油菜雙季制種新模式的區縣,目前採取水稻與油菜制種輪作,已發展雙季制種8000畝,雙季制種畝均淨利潤3500元以上,是單一制種模式的2.3倍以上、種植商品稻穀與油菜的5倍以上。

    記者同時了解到,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羅江全域實施基地田塊整治、土壤改良、灌排溝渠、路網電網等制種基地設施建設。制種基地高標準農田佔比達100%,逐步建成「五化」基地3萬畝;建設320畝全程機械化制種示範基地,耕種收全程機械化率80.21%,「兩段」機收率100%,有效破解水稻栽插、授粉、收割等繁重人工問題,人工成本降低25%。除此以外,羅江為加快智慧農業、數字農業建設,鋪設信息化監測設備,實時監測田間氣候、土壤墒情、病情蟲情,實現全流程質量可視化監控,覆蓋面積2萬畝,並建成種子加工中心,構建低溫循環式多功能種子烘乾生產線3條,日均烘乾、粗加工種子80噸。

4.jpg

紋江花園活動驛站

    「三個強化」助力「三無」小區微治理微更新

    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羅江區緊盯城區「三無」小區治理薄弱環節,聚焦「三無」小區黨組織建設、自治能力提升、服務保障優化,做實「三個強化」,打通小區治理的「神經末梢」。針對紋江花園小區這種典型以老年人為主的老舊小區,社區專門設立「加裝電梯黨員志願者服務站」,社區「兩委」成員和小區黨員志願者輪流值守,為居民提供政策解讀、矛盾調處等服務,發動樓棟黨員帶頭簽訂電梯增設同意書,參與小區親戚、鄰居宣傳勸解,支持社區、小區黨組織開展群眾工作,最後實現小區居民對電梯加裝贊成率達100%。如今,紋江花園小區20個單元全部增設電梯。該項目的施行,不僅為小區老年人出行提供了便利,社區還結合加裝電梯工作,利用小區閒置資源,實施了小區樓道美化、活動室打造、服務驛站建設等微治理微更新項目,極大地改善了小區居民生活環境,提升了居民幸福感獲得感。

5.jpg

.小區兒童樂園

    此外,為充分提高小區居民的生活質量,羅江區還結合全區小區評星定級工程,採取以獎促小區治理能力提升的方式,推動各社區黨組織指導小區黨組織、自管會對標對表要求,深入提高小區基礎建設水平,切實激發小區自治活力。截止目前,羅江已認定星級小區28個,發放資金36萬餘元。(記者 張寶杉)

頂圖:國家水稻油菜雙季制種基地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