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要闻热点

中國首個自然災害動態風險預警技術成果在蓉發佈

2023-09-12
来源:香港商報網

    9月12日,作為第二十一屆中國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談會(簡稱「海科會」)的分論壇之一,2023年災害預警科技與服務創新論壇在成都舉行。本次論壇圍繞多災種預警技術、政策、法規、管理等話題展開交流討論,會上發佈中國首個自然災害動態風險預警技術成果。

    論壇由國家預警信息發佈中心、四川大學自然災害預警研究中心、中國地震局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地震預警與多災種預警應用信息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減災所)主辦,來自災害預警領域的200餘位嘉賓通過線下與線上形式參會。

    在專家主題演講環節,來自國家減災中心、國家預警信息發佈中心、中國水科院、中國政法大學、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等國內外科研院所的14位災害預警領域權威專家,圍繞地震、山洪、滑坡、泥石流、山火等多災種監測預警科技最新進展進行了交流,並就風險普查成果應用、自然災害和生產安全耦合事故處置應對、災害預警與應急指揮的協同互動、災害預警服務各級政府防災減災救災、新形勢下的預警管理體系建立等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其中,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在會上發佈了最新技術成果——自然災害動態風險預警平台。該平台匯集包括風普成果在內的40餘種數據源,融合多災種預警技術,多維度分析災害風險,瞄準精準預警、臨災預警,實現靶向發佈、閉環反饋,叫應叫動,對預警信息的發出、響應、避險進行全流程全過程留痕。

    與會專家表示,本次論壇深入研討了風險普查成果應用的背景下,災害預警的技術、政策、法規。會議的成功舉辦將助力我國抗禦自然災害現代化水平提升,有力推動我國多災種預警科技及應用邁向新的階段。

    據了解,本次會議是自2019年以來,地震預警與多災種預警應用信息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第6次舉辦多災種預警會議。四川大學教授、地震預警與多災種預警應用信息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博士表示,截至8月底,「四川智造」「成都智造」多災種預警成果已預警超過1000次自然災害,包括78次破壞性地震,以及1000餘次滑坡、泥石流、沉降、山洪、山火等。(記者 郭代勤)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