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合肥經開區:技術創新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裝上「加速器」

2023-09-13
来源:香港商報網

    近日,位於安徽合肥經開區的華霆(合肥)動力電池有限公司(簡稱「華霆動力」)三元大容量電芯CTP(Cell To Pack)高能量動力電池系統開發取得新成果。在整包熱失控試驗中,觸發單顆電芯熱失控2s內即報警開啟液冷循環,1h內不起火、不爆炸,未擴散至其它電芯,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

    「我們使用了電芯大面積液冷液熱的熱管理系統方案,使電芯處於20℃-45℃的最佳工作溫度區間,同時有效控制電芯間的溫差。」華霆動力相關負責人介紹,溫差越小,則動力電池的循環壽命和充放電性能會更優。

hft-2.jpg

蔚來汽車合肥先進製造基地 (合肥經開區黨政辦供圖)

    上述成果的背後,是華霆動力在三元體系電芯系統解決方案的持續深耕。2015年以來,該公司在國內率先推出NCM三元動力電池系統、NCA三元動力電池系統、NCM811動力電池系統和NCA21700動力電池系統。「華霆動力不僅是國內第一家將三元鋰離子電池應用到純電動乘用車的公司,也是第一家成功研發並批量應用液冷技術到純電動乘用車的公司。」該負責人表示。

    華霆動力是安徽新能源汽車最早一批產業鏈企業之一。2009年,留美博士周鵬回到合肥,並於2010年創立華霆動力。多年來,企業市場佔有率穩步提升,第100萬台動力電池總成於去年下線。作為國內領先的獨立第三方Pack企業,該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積極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高校院所共建合作開發平台。目前,該公司在核心技術方面申請知識產權專利1198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41件。

    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發中心自主研發的全球汽車專利數據庫顯示,200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間,華霆動力電池熱管理技術中國專利主要申請人申請量排名國內領先。

hft-3.jpg

合肥經開區保隆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空氣懸架系統(黃洋洋 攝)

    國產空氣懸架系統填補空白

    上海保隆汽車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簡稱「保隆科技」)位於合肥經開區的研發生產基地里,擺放着企業自主研發的的汽車空氣懸架系統,可根據駕駛環境自動控制車身高度、車身傾斜度、調整減震阻力,從而提升車輛的操控性和舒適性。

    空氣懸架系統結構複雜,需要將空氣彈簧、減震器、傳感器等數百個部件組裝起來,並實現智能化聯動。 此前,同類產品主要由國外供應商生產。保隆科技的這項成果讓更多國產企業也能配備上智能化的系統。

    據了解,保隆科技擁有國內首條一流的智能電控減震器全自動產品組裝線,為國際領先的零部件供應商采埃孚SACHS、安道拓配套袖式空氣彈簧,為上海科曼、中國公路等國內一流空氣懸架公司供應客車膜式空氣彈簧,為國際著名掛車懸架供應商SAF-Holland供應掛車懸架空氣彈簧,乘用車空氣彈簧已通過數個客戶的道路試驗並小批量裝車,產品達到同類國外先進產品的性能水平,可實現進口件國產化替代。

    在汽車電子感知系統領域,該公司有多年的自主研發技術積累,具備設備齊全、工藝先進的360系統產品產線、雙目產線、毫米波雷達產線,全車間實現產線MES系統監控管理,在智能駕駛方案研究方面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hft-4.jpg

位於合肥經開區的合肥市首個新能源汽車充電綜合體項目(黃洋洋 攝)

    已集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76家

    如今,人們對位於合肥經開區的蔚來汽車和大眾汽車(安徽)公司耳熟能詳。蔚來智能網聯汽車推出的多系車型走入尋常百姓家,大眾汽車(安徽)首款車型也接近量產上市。

    合肥經開區致力於打造世界級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基地、世界級集成電路先進製造基地,目前已形成了集成電路、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三大戰新產業「三箭齊發」之勢,齊聚高端存儲晶片、大眾安徽、蔚來汽車、聯寶科技、大健康研究院等重點產業鏈項目340餘個,86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匯聚於此。

    合肥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張露介紹,該區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不僅僅體現在佈局和規劃上,其推進的力度和速度也是有目共睹:2022年4月,蔚來第20萬台量產車下線;6月,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首台白車身下線;7月,蔚來電驅動一期項目建成投產;12月,大眾安徽整車基地預批量車下線,蔚來第30萬台量產車下線;今年2月,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二期如期開工建設;今年底,大眾安徽整車製造基地新車將正式量產上市……

hft-5.jpg

位於合肥經開區的華霆(合肥)動力技術有限公司,專注於新能源動力電池PACK研發及生產(合肥經開區黨政辦供圖)

    目前,該區已集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76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5家。2022年合肥經開區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4.8萬台,同比增長50%;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產值504.2億元,同比增長56.5%。(李長龍 史春蕾 柏永)

頂圖:大眾安徽整車製造基地自動化生產線(合肥經開區黨政辦供圖)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