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图片新闻

比翼祁紅矢志復興 2023祁門安茶夜露節成功舉辦

2023-10-12
来源:香港商報網

    「有一天晚上叫夜露,從此安茶就有了情愫,這露珠兒留在綠色的茶葉上,有一天就會在你的心裡入住,哦,神秘的夜露......」一曲婉轉悠揚的《夜露贊》,唱出了祁門安茶最為神秘的一道製作工序——夜露。祁門安茶夜露節由此而來。

    金秋夜露起,百年聖茶香。10月10日,2023祁門安茶夜露節在安徽省祁門縣蘆溪鄉盛大啟幕。非遺表演、茶藝展示、編竹簍比賽、點燈、夜露等活動輪番上演,點燃了無數熱愛安茶人的激情,讓現場的每一個人心裡都裝着一簍安茶的芳香。

21951083_副本.jpg

    「傳祁重現」精彩紛呈

    伴隨着鑼鼓陣陣,非遺儺舞表演拉開了活動序幕。儺舞是徽州民俗的一朵奇葩,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演員們戴着面具,裝扮成兇猛猙獰的儺神,跳着狂熱的舞蹈,祈福祁門安茶的未來更加美好。

    活動現場,情景劇「傳祁重現 一飲一茶一心安」,通過古今、老少兩代人的對話生動再現祁門安茶的傳奇故事。

    伴隨着古箏悠揚的樂曲,精湛的茶藝表演令人得以沉浸式地觀賞安茶。每一隻編織的竹簍背後、每一片安茶背後都凝聚着蘆溪人的工匠精神。

21475151_副本.jpg

    編竹簍技藝比賽引發人群聲聲喝彩,只見參賽選手們雙手揮舞、指若游龍,一個個精緻的竹簍躍然眼前,再現了制茶人的靈巧與匠心。

    在安茶公益拍賣環節,對祁門大洪古道茶業捐贈的一份1992年的安茶進行競拍,所拍得的1.7萬元用於祁門蘆溪公益事業。

    夜露點燈活動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伴隨着孩子們的兒歌聲,印有「安茶」「夜露」字樣的紅燈籠亮起,蘆溪的夜空格外璀璨,夜露下的安茶熠熠生輝。最後,與會領導嘉賓移步台上,共同攤茶,開啟夜露儀式。

16590843_副本.jpg

    安茶故事娓娓道來

    在祁門,有一款比百年祁紅的歷史更為悠久、更為滄桑的黑茶,那就是取自「安五臟六腑」之意的安茶。陳年的安茶,茶性溫良,能夠祛濕、解暑,有「三年為藥,五年為寶」之說,因此「安茶」以陳為貴,越陳越醇、越陳越香,安茶的故事也是如此。

    祁門縣委副書記、縣長江成永在致辭中分享了「感謝」「歡迎」「密碼」三個關鍵詞。在他看來,安茶是一劑安神湯,具有清熱解毒、祛濕解暑、安五臟、順六腑等獨特作用。安茶是一支未來股,新時代的安茶發揚光大,再現當年「樓下喝普洱,樓上喝安茶」的盛況,並享譽東南亞。安茶是一部非凡史,始創於明朝,興盛於民國,中斷於抗日戰事,復興於當代。安茶是一口生態香,絕佳的地理位置成就了祁門茶葉形美味佳、鮮香濃醇的優良品質,已成為「有機茶、健康茶」的代名詞。

    黃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江卓琪指出,黃山市名茶資源豐富,中國十大名茶有其三,特色名茶燦若星辰,安茶就是其中珍貴的一種,以其獨有的「夜露」工藝,獨立六茶外。祁門安茶有品牌、有市場、有效益,相信祁門安茶產業的發展會越來越好。她熱切期待與更多的有識之士攜手前行,講好徽茶故事、做大徽茶產業,共創中國名茶之都新未來!

    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原安徽農業大學校長、原安徽省科技廳廳長宛曉春教授分享了他與祁門紅茶、安茶的故事,表示要全力支持安茶標準化建設和品牌打造提供全方面的技術和人才支撐,祝願安茶有很好的發展,成為祁門縣乃至黃山市茶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14918680_副本.jpg

    復興安茶再創「祁」跡

    祁門縣地處北緯30°世界「黃金產茶帶」,森林覆蓋率88.64%,地表水水質100%優良,位居全省首位,連續蟬聯「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榮膺中國紅茶之鄉、中國御醫之鄉、中國天然氧吧、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縣等。「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雲」的自然生態造就了祁門茶葉獨特的品質,同時孕育着紅茶、綠茶、安茶。

    安茶的製作過程十分繁瑣,從開始採摘到製作完成需要耗費半年以上的時間。竹、箬、茶三者經由炭火烘焙,相互交融,在歲月沉澱中三香合一,形成了獨特的安茶陳香。其中「日曬夜露」是安茶製作過程中極為獨特的工藝,日曬陽光夜承露水,讓其得以汲取「日月精華」,綻放出別樣茶香。2013年以來,先後獲批實施安茶省級地方標準,成功申報安茶原產地地理保護產品,榮獲中國博覽會黑茶「金獎」稱號,安茶製作技藝入選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年來,祁門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茶業富縣、文旅興縣」發展戰略,大力發展祁紅、電子、文旅、中(醫)藥康養四大主導產業,紮實推進「三茶」統籌發展,成功舉辦世界三大高香紅茶祁門對話、祁紅採摘節、中國詩茶大會、「開祁門 見黃山」黃山祁門美好生活邀約會等茶事活動,全力以赴把祁門茶葉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叫得更響。

    全縣現有茶園19萬畝,擁有各類茶企600餘家,茶葉產量7300噸,綜合產值55億元,茶農人均茶葉純收入近7000元。其中安茶生產企業23家,2022年全縣安茶產量達50萬斤,綜合產值達1.5億元,真正實現了「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祁門縣人民政府、黃山市農業農村局、黃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祁門縣農業農村水利局、祁門縣蘆溪鄉人民政府、祁門縣中醫藥產業發展中心、黃山祁遇鄉村運營有限公司承辦。(記者 吳敏 通訊員 祁紅)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