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上海 > 要闻热点

滬港同心助力交叉創新 呂志和科學園命名揭幕儀式在滬舉行

2023-10-17
来源:香港商報網

    10月17日,呂志和科學園命名揭幕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張江校區隆重舉行。嘉華集團主席及「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呂志和獎)創辦人呂志和博士伉儷攜長女、校董呂慧瑜及家人一行,香港特別行政區前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上海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通,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吳信寶,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校長丁奎嶺,嘉華集團來賓、香港東華三院及交大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1.jpg

    呂博士心繫國家科研創新,關注青年人才培養,胸懷慈善大愛精神,鼎力高校教育發展。2022年12月,呂志和博士慷慨捐資人民幣2.5億元襄助上海交通大學「張江科學園」發展。為弘揚呂志和博士的大愛精神,傳承「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校訓,學校決定將「張江科學園」命名為「呂志和科學園」。

2.jpg

    17日上午,「呂志和科學園」命名揭幕儀式在科學園6號綜合樓一樓報告廳舉行。呂志和博士、呂夫人、林鄭月娥女士、陳通、吳信寶副主席、呂耀華先生、呂慧瑜校董、楊振斌、丁奎嶺共同為科學園命名揭幕,掀開呂志和科學園發展的新篇章。

    呂志和博士盛讚本次活動是滬港科技發展交流的重要里程碑。他指出,「科教興國」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主張,上海交大與國家戰略、城市發展息息相關,樂見交大在推動科研及創新發展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

    呂志和表示,很榮幸能參與「呂志和科學園」的建設,推動張江科學城科創發展,以支撐上海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關鍵舉措,透過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打造面向全球的前沿研究高地。

3.jpg

    在揭幕儀式前,呂氏家族一行與學校領導共同為園區中心區域豎立的呂志和銅像揭幕。呂志和博士銅像以青銅鑄造,呈古銅色,高約2.3米。

    「呂志和科學園」命名揭幕儀式後,科學前沿學術報告會舉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計劃與政策局姚玉鵬副局長作題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髮展戰略》的報告;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徐雷教授作題為《人工智能:從抽象思維重回形中中象思維並在大模型下互補統一》的報告。

4.jpg

    據悉,呂志和科學園是上海交通大學對接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並參與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前沿陣地。園區佔地約54畝,共有8個建築單體,總建築約10萬平方米,可容納約1200人。

    目前建設包括「七中心一平台」,即變革性分子前沿科學中心、超快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網絡安全創新中心、未來材料創製中心、合成科學創新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中心、DNA存儲研究中心,以及公共儀器平台。該科學園匯聚了150餘位來自世界一流大學的頂尖科研人員、博士後研究人員,以及300多名博士研究生開展學術研究。(宋健)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