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聚焦省厅

孕育拔尖創新人才 湖南道縣吹響「教育強縣」號角

2023-10-18
来源:香港商報網

    地處湘南的永州市道縣,孕育了理學開山鼻祖周敦頤、晚清大書法家何紹基、一代女黨員之傑出者何寶珍等大批先賢名士。改革開放以來,道縣也因昔日教育之輝煌走出了許多青年才俊,並成為各行各業翹楚。

    今年夏天,一場國家高層次人才班在延安舉辦。這支尖端人才薈萃的隊伍里,就有兩名出生於道縣的專家。一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胡瑞忠,另一位是木本油料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湖南省林業科學院科技委主任李昌珠。

    據了解,胡瑞忠院士近年先後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5項,並獲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獎、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等。李昌珠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個人主持2項),被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他們的成長均離不開家鄉道縣的哺育。在道縣完成小學、初中、高中學業後,兩人均以優異成績考取重點高校,走出農門,踏上深造之路。

    「家鄉漫山遍野的油茶,給我紮根木油料資源領域研究埋下了深深的種子。」無論身在何處,李昌珠都始終懷有濃厚的家鄉情結。

    曾幾何時,湖湘文化因理學文化而源遠流長、璀璨奪目,尤以濂溪學派中國理學的開山鼻祖周敦頤為甚。湖湘文化經過連綿千年的傳承和發展,作為一種歷史的文化積澱,深深紮根於湖湘大地,成為華夏獨具特色的獨特地域文化。胡瑞忠、李昌珠作為土生土長的道縣人,始終秉承着湖湘文化求真務實、敢於創新的精神實質,無時無刻不詮釋和彰顯着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質,並成為科技領域「科技工匠」的傑出代表。

    近年來,道縣縣委、縣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推出一批致力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舉措,把從道縣走出去的優秀人才作為榜樣激勵年輕學子。「榜樣事跡有非常強大的感染力且能夠號召被教育者去發揮正面作用。」道縣縣委書記李天明說,提高教育質量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渠道,建強教育系統是振興道縣教育的關鍵一招。

    為此,道縣以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為抓手,以創建教育強縣為目標,加快推進道縣教育均衡發展。為解決鄉村教師留不住、待不長的問題,道縣教育系統出台一攬子計劃,激勵鄉村教師安心從教。

    截至2021年9月,道縣累計投入16.8億元完成了43所鄉鎮中心小學、16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和127個教學點標準化建設;投入1.2億元實施教育信息化工程,裝備多媒體教室2027間,實現農村學校多媒體全覆蓋;新建農村教師周轉房、公租房2154套,實現了農村教師人均一套房。

    「實際上,從2015年起,道縣教育系統就開始為偏遠山區教師發放農村工作津貼,同時將班主任津貼從每個月180元提高到500元,鄉村教學點複式班班主任費按現有標準的兩倍計發。縣財政每年還安排50萬元救助金,專項救助特困教師。」道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明遠介紹,道縣還加大了對鄉村教師的物質保障,除了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津貼外,通過出台《道縣鄉村教師支持計劃》《道縣教育質量提升三年攻堅行動計劃》等政策措施,保障鄉村教師工資及時、足額打卡發放,鄉村教師「五險一金」全部按最高標準配套繳納。

    道縣是農耕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被譽為「天下谷源」。道縣也推進中小學校勞動教育及實踐活動,開發課程資源、建立校內外勞動實踐基地,不斷完善勞動教育評價機制,構建以學校為主導、家庭為基礎、社會全方位支持的勞動教育工作格局,讓勞動教育「活」起來、「動」起來。

    「勞動教育是學生成長的必修課。我們利用校內資源加強勞動教育基地建設,開設農耕文化教育勞動課程,積極開展新時代勞動教育,讓學生在勞動中注重實踐、體會快樂、傳承精神,樹德、增智、強體、育美,把『勞動最光榮』的觀念根植於學生的心中。」周明遠介紹,道縣各中小學校制定「一校一案」勞動教育項目,將勞動教育理念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充分發揮好勞動綜合育人功能,為學生健康成長賦能。

    為加速教育強縣步伐,道縣瞄準合作辦學。今年9月,道縣一中攜手永州四中開展合作共建辦學,以期實現共同發展,進而為促進道縣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大動力。(李銀明 盤林 何玉勝)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