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中關村」聯袂「科大硅谷」 擬在合肥舉辦國際賽事

2023-10-31
来源:香港商報網

    近日,合肥市委科創委辦公室在市政務中心舉行專題會議。有關市直部門,承辦及協辦單位齊聚一堂,為即將在合肥舉行的第七屆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大賽華東區域賽出謀劃策。

    這樣一場國際性的賽事,為何落戶合肥?背後是一場「中關村」與「科大硅谷」的雙向賦能、雙向奔赴。

ahbb1031at-1.jpg

    何謂「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

    時針撥回2018年,北京諾誠健華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誠健華)首次參與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路演後,獲評「中關村前沿技術企業」資質,並在不到7天的時間裏完成了5500萬美元融資。

    「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擴大了諾誠健華品牌影響力,我們持續獲得資本青睞,並在2018年末完成了1.6億美元的融資。」在今年5月份的採訪中,諾誠健華高級總監鄭慧銘回憶起「這場從0到1突破的路演」,依然感慨頗多。

    正如鄭慧銘所說,這是一場為創業團隊無限賦能的頂級賽事。

    自2017年啟動以來,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已吸引海內外10000多個前沿科技項目報名參加,600多家初創企業和創業團隊脫穎而出。近三年,大賽top10企業獲得融資超790億元,累計為175家前沿技術企業提供6億多元資金支持。

    今年,這場科技盛宴首次開啟「華東局」,落戶合肥,由科大硅谷承辦。一場雙向賦能、雙重奔赴的科技盛宴將由「中關村」與「科大硅谷」聯袂開演。

    「科里科氣」成就華東最優選

    近年來,「科里科氣」已然成為合肥這座城市的嶄新前綴。

    作為安徽省會的合肥,也是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城市之一,坐擁各類高等院校60所,在校學生90多萬人,以及全國首個國家實驗室、全國第二個綜合性科學中心以及密集的大科學裝置集群等雄厚的科技資源。

    現在,合肥正以更高站位、更廣視野、更寬胸懷開展對外合作交流,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

    豐富的科創資源、優良的科研環境、充沛的創新資本、政府的鼎立支持……這座「科里科氣」的新晉科創之城正以銳不可當的勢頭飛速發展着。而城市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科技資源加持,也讓坐落於此的「科大硅谷」註定成為第七屆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大賽華東區域賽的最優之選。

ahbb1031at-3.jpg

    連結全球資源助力創新創業

    「在省委、省政府的有力推動下,通過建立運營體系、組建政策基金工具、匯聚對接創新資源、統籌城市創新載體等,『科大硅谷』建設全面展開。」合肥市發改委創新管理處處長張杰說。

    去年6月以來,在政府政策的強有力支持下,科大硅谷建設全面展開,各項工作迅速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這也意味着,從本次華東區域賽中成功晉級的優秀項目,同樣將獲得來自政府的大力幫扶。

    同時,科大硅谷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為紐帶,匯聚着全球的創新力量。

    作為科大硅谷連結全球創新資源的創新單元模式,目前,「全球合伙人」體系日趨完善,遍及基金投資機構、園區運營機構、特色服務機構以及中科院、清華大學等高校院所的海內外校友組織和新型研發機構等眾多領域。

    隨着全球合伙人的一一落地、逐步運營,科大硅谷連結着越來越多高質量項目和高層次人才,這也將為此次大賽的優秀獲獎項目提供更加豐富的資源。

    竭盡全力為創業企業提供扶持與幫助的信念,也為科大硅谷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創業氛圍。

    今年上半年,科大硅谷平均每天落地1個項目,對接5個創業團隊。等離子體清洗設備、鋼絲繩智能在線監測平台、智能盤煤機械人……一批批科研成果從這裏走向應用場。

    雙向賦能 共創無限未來

    濃厚的創業氛圍和有效的賦能支持,亦是眾多科創企業紛紛入駐於此的原因所在。

    「吸引我們的是『科大硅谷』濃厚的科創氛圍。我們團隊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周圍不少創客就是我的中國科大校友。」安徽合肥中科優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優碳)總經理操時磊說,「我們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碳監測與優化減排系統,助力能源行業綠色轉型。『科大硅谷』在創業輔導和投融資等方面提供專業的服務,助力團隊的科研成果順利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厚植創新生態,感召五洲英才。本屆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大賽華東賽區項目徵集期間,共收到200多家像中科優碳一樣滿懷創業激情的科技型企業踴躍報名。

    面對前來參賽的各路科技英豪,科大硅谷盛情邀請業內重量級技術專家、投資專家產業專家,組成大咖評審團,對項目進行精準指導。屆時,大賽遴選出的優秀項目將在合肥深度孵化,自由馳騁於科大硅谷提供的廣闊舞台上,盡情展現科技價值,實現創業夢想。(汪艷 柏永 合肥高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