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惠州推動常態化掃黑除惡鬥爭走深走實

2023-11-22
来源:香港商報網

    11月22日上午,記者在惠州市常態化掃黑除惡鬥爭專場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以來,該市按照關於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鬥爭的部署要求,從嚴從細落實「有黑掃黑、無黑除惡、無惡治亂、無亂強基」的工作要求,切實做好常態化掃黑除惡鬥爭各項工作,積極推動線索核辦,依法嚴懲涉黑惡犯罪,深挖徹查黑惡勢力「保護傘」,紮實開展重點行業領域整治,推動常態化掃黑除惡鬥爭向縱深發展,助力平安惠州、法治惠州建設。

    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

    惠州市公安局掃黑辦副主任、刑警支隊長林舜東向媒體通報,7月28日,該市公安機關對李某超為首的網絡「裸聊」敲詐惡勢力團伙開展收網行動,共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繳獲手機、電腦等作案工具一批。這是惠州市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以來,破獲一批黑惡案件中的典型案例之一。

2 - 复件(2).jpg

    今年以來,惠州司法機關嚴格依法規範辦案,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法律關,堅決做到「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該市公安部門偵破了一批黑惡案件,剷除了一批黑惡勢力,緝捕了一批涉黑惡逃犯。全面清繳「黑財」「隱財」,最大程度實現追贓挽損。全市法院已審結存量涉黑涉惡案件財產處置到位率100%。同時,紀檢監察機關嚴格落實「兩個一律」「一案三查」,實現掃黑與「打傘」同向發力。

    惠州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市掃黑辦主任陳裕瑾介紹,惠州市始終把常態化掃黑除惡鬥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在市委政法委設立掃黑除惡常態化機構,實現常態化、機制化運行。

    針對各類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各類黑惡勢力犯罪,陳裕瑾稱,該市立足打早打小、查深查透,絕不任其做大成勢。

    據介紹,惠州市把推進源頭治理作為常態化掃黑除惡鬥爭重點工作,重拳打擊行業領域違法犯罪,大力治理行業亂象,強化辦案單位與行業主管部門雙向反饋機制,推動行業領域堵漏洞、補短板、強監管,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深入推進教育、金融放貸、市場流通三大重點行業領域整治。

    率先上線「反詐3.0」系統

    針對人民群眾反應強烈的電信詐騙案,該市率先在廣東全省上線「反詐3.0」系統,今年以來共排查涉案賬戶3614戶,延伸排查9000餘戶,協助公安機關破獲涉詐案件800餘宗,抓獲涉詐犯罪嫌疑人1000餘人。

3 - 复件(1).jpg

    就開展打擊非法異地傾倒固體廢棄物專項整治,陳裕瑾介紹,惠州七個縣(區)分別重點針對1個行業領域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為此專門成立工作專班,加大打擊查處力度。2023年1月至10月,該市查處此類案件896宗、涉案車輛1221輛,收繳罰款393.72萬元。

    檢察機關在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鬥爭中如何發揮作用,惠州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劉藝華對此認為,一是堅持涉黑惡案件100%提前介入制度,確保打准打實。二是堅持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依法做到該寬則寬、當嚴則嚴。三是深化拓展法律監督,積極參與重點行業治理。

    就涉黑涉惡案件審理中法院如何把握寬嚴相濟的政策,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專職委員楊舉添對此回應稱,首先要始終堅持嚴格依法辦案,堅持法定標準,既不對符合特徵的案件「降格」處理,也不能為追求打擊效果而人為「拔高」認定標準。楊舉添進一步說明稱,以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為例,對黑社會性質組織的認定,必須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四個特徵,即組織特徵、經濟特徵、行為特徵和非法控制特徵四個方面進行認定,並準確評價涉案犯罪組織所造成的社會危害。

    與此同時,該市將《反有組織犯罪法》、常態化掃黑除惡鬥爭納入「八五」普法的重要內容,以全市7個省級法治文化公園、1個市級掃黑除惡主題公園和1334條法治宣傳長廊為載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

4 (1).jpg

    此外,惠州實施「黨建引領百村共建」行動,組織系統、政法系統黨組織與該市134個治理難、基礎弱的重點村「一對一」結對共建,實現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引領力、組織力穩步提升,推動一批「問題村」「信訪村」蛻變成為「文明村」「示範村」,其中獲評「全國文明村」1個、「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3個,「廣東省民主法治示範村」5個、「廣東省鄉村治理示範村」10個。(記者 盧偉 通訊員 周盼)

頂圖:發佈會現場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