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中华大地

四川綿竹:小流域治理「繪」出鄉村振興嶄新畫卷

2023-11-24
来源:香港商報網

    近年來,四川省德陽綿竹市圍繞「治一方水土,興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美一方家園」目標,以小流域為單元,全面實施水土保持工程建設,實現流域內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成功打造「推窗見綠、開門親水、移步入園」的幸福美麗新鄉村。

    群山連綿,綠植掩映,道路蜿蜒,綿竹漢旺鎮白溪河村的冬日美景宛如畫卷。花果白溪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自今年上半年投用後,「小荒坡」變成了「聚寶盆」,不僅擦亮了生態底色,也美化了鄉村風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追尋鄉愁記憶。據了解,花果白溪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重點打造綜合治理區和生態經濟區,通過將自然景觀和水土保持工程有機結合,修復山水面貌,改善農居環境。該項目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2.86平方公里,在施工過程中主要以發展特色產業為基礎,堅持治坡、治溝與美麗鄉村建設並舉,實現山水田林路園綜合治理。白溪河村以花果白溪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建設為契機,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豐富旅遊業態,走上了一條集觀光、採摘、銷售為一體的「農旅」融合道路。如今,該村的李樹、桃樹、枇杷等水果種植面積超過1300畝,不僅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還帶動了更多村民坐上了旅遊「快車」。

微信图片_20231124093417.jpg

    吊塔林立、車輛如梭,在漢旺鎮白果村吉祥谷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項目現場,工人們爭分奪秒搶工期、趕進度,處處涌動着建設的熱潮。「項目預計今年12月底建成投用,目前我們實行項目周報制、月報制,常態化跟蹤項目進展,及時收集項目建設中的問題,動態跟進台賬問題事項的解決落實情況,嚴把工程質量,全力為施工方排憂解難,確保項目經得起群眾和歷史的檢驗。」綿竹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平方千米,建設內容包括實施坡改梯23.08公頃,種植經果林18.42公頃、水保林19.82公頃,新建排灌溝渠、蓄水池、生產便道、谷坊等。建成投用後,將有效保護耕地資源,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同時,當地政府也將結合項目建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旅遊精品線路,逐漸形成「生態建設——經濟發展——農民受益」的模式,進一步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微信图片_20231124093420.jpg

    嶄新的登山道蜿蜒盤旋,清澈的山澗水甘甜爽口.....隨着陪嫁灣生態清潔小流域工程項目的實施,綿竹廣濟鎮雲蓋村的山更綠了、水更清了、環境更美了。借勢而上,該村成立了陪嫁灣民宿協會,民宿產業發展得紅紅火火,吸引了無數遊人紛至沓來,這個曾經被視為「致富枷鎖」的大山和溪壑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的「新引擎」,實現了生態旅遊和清潔小流域治理双贏,陪嫁灣森林康養基地也被評為四川省級森林康養基地。

微信图片_20231124093425.jpg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綿竹市先後完成了九龍鎮濕地溝、遵道鎮龍蟒河等一批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同時將項目與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相結合,突出「治山、治水、治污、致富」一體推進,推動實現以產業為基礎、項目為依託、旅遊為帶動的發展新模式。在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基礎上,各鎮(街道)結合實際情況,大力開展村鎮景觀整治,生態河道治理,以改善治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通過設置垃圾收集設施、污水處理設施、新建環保生態衛生間,最大限度處理農村水域和農業生產面源污染,促進小流域生態、健康良性循環。截止目前,綿竹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到40餘平方公里,不僅改善了人居環境,也帶動了區域經濟持續發展。(記者 張寶杉 通訊員 周韻)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