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合肥經開區:「闖」領跑之路 「創」發展新篇

2023-12-21
来源:香港商報網

    建區30年來,安徽省合肥經開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勇挑大樑,寫下了中國開發區發展史上的工業化、城市化傳奇篇章,綜合發展水平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建設的主力軍。

    先行先試  取得突圍突破

    過去三十年間,合肥經開區始終堅持項目是生命線、帶領群眾致富是立身之本、改革創新是永恆的主題,勇於嘗試,突破自我,闖出一條「在內陸城市開放開發搞工業,跳出老城建新城」的發展路徑,探索出很多可示範可複製的創新之舉。

    建區初期,合肥經開區可謂「無土地、無政策、無資金」,在絕境中謀生存。1993年,開辦新城社會化公司等一大批企業,創新「管委會+公司」模式,自我造血謀發展。1997年,創新「小政府大社會小機構大服務的體改方案」最早獲批,為全國開發區行政體制設置提供了全新樣板。

    2002年,創新「兩個安置」、「三個轉變」妥善解決「三農」問題的特色做法,被國家商務部向全國推薦複製。近年來,經開區全面推進「創新轉型升級」行動,實施「畝均效益」改革,騰挪盤活土地,導入新產業、新業態,為全省創造了先行先試經驗。

    創新創造  實現並跑領跑

    合肥經開區從依託母城、滾動發展,到承接轉移、逐步壯大,再到創新突破、並跑領跑,現已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建設的主力軍。

    初步建成世界級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三大戰新產業集群。大眾整車製造基地、數碼化銷售總部、軟件公司、智慧物流、核心零部件配套等全產業鏈項目全面建設;蔚來汽車南北聯動,北區核心配套項目全速建設,實現新能源整車產能60萬輛。集成電路已落戶企業近百家,專注打造從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到原材料、設備、公共服務平台完整產業鏈。生物醫藥落戶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一批第三代生物醫藥企業孵化成型,代表國際先進水平。

    推進大院大所合作,與清華、天大、哈工大、大健康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等共建多家協同創新平台。按照自然生態、生活生態、產業生態、科技生態「四生」融合理念,打造「兩湖科創圈」、建設科技園,21個高品質園區,共400萬m2,集聚了2000多家高潛力科技創新企業,2022年實現產值近1500億元。

    在合肥經開區,有86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落戶,合肥經開綜保區排名全國前十,安徽自貿區合肥經開區塊以佔全市0.2%的面積,貢獻了全市25%的進出口額。2022年,全區進出口總額佔全市38%、全省18%,外向型經濟水平邁上新高度。

    2013年,合肥經開區揮師北上,搭建新橋科創示範區建設主戰場,累計投入250億元全面完善基礎設施、功能配套,加快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和對外開放通道建設。同步佈局前沿產業,推動大項目建設,成為發展世界級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戰略新高地。

    選人用人  激勵善作善成

    對於合肥經開區而言,敢闖敢拼、善作善成的人才隊伍是從0到1的依託,也是從1到N的保障。多年來,經開區高度重視幹部隊伍建設,嚴格貫徹執行《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等相關規定,牢固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在建強隊伍、健全機制、加強管理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精準發力,激勵幹部擔當作為,為國家級開發區「二次創業」提供人才保障和隊伍支撐。

    合肥經開區堅持把新橋科創示範區、區屬國企、街道社區作為培養鍛煉幹部的大平台,把有培養潛力的優秀年輕幹部放到三大平台培養。打好幹部隊伍建設「主動仗」,開展幹部隊伍「大調研」,狠抓幹部監督管理,不斷推動幹部管理監督嚴起來,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合肥經開區昂首邁進「二次騰飛」新征程,南北雙城驅動,正朝着打造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和世界級現代產業園區目標,奮勇前行。(李長龍 張雪蓮 柏永)

頂圖:合肥經開區鳥瞰圖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