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中华大地

四川梓潼「四着力」 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2023-12-26
来源:香港商報網

    四川省梓潼縣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認真貫徹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以「四着力」為抓手,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着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宣傳教育

    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和歷年的科普活動月、科技活動周、「雙創」活動周等大力開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宣傳,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深入人心,使科技成果轉化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加大企業走訪力度,向企業詳細介紹科技惠企政策,宣傳《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等法律法規。通過組織研發費專題培訓、成果轉化對接活動等形式,鼓勵重點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大創新力度,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結合梓潼縣科技創新工作實際,制定《梓潼縣科學技術局關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行動方案》,主要對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明確了目標任務和時限,確保科技創新工作再上新台階。

mmexport1703556633376.jpg

    着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配套制度的制定和執行

    近年來,為了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梓潼縣制定落實扶持政策,先後出台了《關於全力打造雙百億產業集群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梓潼縣加快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梓潼縣建設四川丘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地五年實施方案》、《梓潼縣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梓潼縣全面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相關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加大對科技創新支持力度,有效地改善了梓潼科技創新的政策環境,調動了廣大科技工作者參與研發和實施成果轉化的積極性,提高了成果轉化率。截止目前,通過政策實施,梓潼全縣有效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家,中國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74家,瞪羚企業1家。到今年年底,預計有效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3戶,高新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預計達到35億元,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明顯提高。

    着力產學研合作和對上項目爭取

    梓潼把創新聯合體作為新形勢下科技創新和產業強鏈補鏈的重要載體和抓手,推動企業與科研院所深度融合、需求對接;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鼓勵科技領軍企業牽頭組建任務型創新聯合體,形成定製化科研聯盟,貫通「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產業孵化—產業培育」全鏈條,大力推動集群式創新。此外,梓潼緊扣健康食品、生物醫藥兩大主導產業,積極推動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全縣產學研合作企業達24戶,市級以上技術研發平台達到11個。2020來以來,累計實施成果轉化項目25項。其中,聖迪樂、四川大學聯合申報的「蛋雞細菌病防控系統創新與安全蛋品生產關鍵技術轉化應用」取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華西動藥「鴨病毒性肝炎診斷與防控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方面」獲四川省級科學進步獎三等獎。福欣食品2022年成功申報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科技成果轉化示範項目:四川泡菜低鹽乳酸菌發酵及鹽漬水利用技術創新與應用示範,立項資金30萬元;林江苧麻「新型高品質苧麻纖維生產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依託兩項實用新型專利,一種移動式苧麻生物脫膠發酵裝置、一種智能一體式高效苧麻蒸煮裝置,大大提高苧麻纖維生產質量,提升產品的價值空間,使產品和技術達到中國國內領先水平;技術合同登記額2023年達到1.1億元。同時,加大項目爭取力度,2019年以來,累計對上爭取中央、省、市項目51項,立項30項,立項資金達到1700萬元。包括2022年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共立項4項,立項金額700萬元;實施梓潼縣本級科技創新補助資金達到500萬元。財政資金的投入,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活動的開展。

mmexport1703557105139.jpg

    着力人才引育強化人才智力支撐

    聚焦「高精尖特缺」人才,支持研發機構、科研院所、重點企業招引急需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急需產業創新領軍人才;促進科技界與產業界人才流動,創樹「專家型企業」和「企業型專家」典範,支持複合型人才和經營主體發展;高質量培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以人才結構的優化帶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的提升;出台「激勵人才16條措施」和「『文昌菁英』培養四項措施」,分類建立重點產業人才需求庫,繪製產業人才地圖,大力推動人才供需精準對接;持續開展「雙招雙引」,用好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產業園區、鏈主企業等靶向引進成熟型、高水平產業人才團隊,分領域、分層次培育造就更多大師、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2022年以來,共引進各類科技創新人才100餘人。(記者 張寶杉)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