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中华大地

黑龍江佳木斯: 發展農裝產業 打造「北國農機城」

2024-01-03
来源:香港商報網

    發展農機裝備產業,是佳木斯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關鍵支撐。1月3日,2024佳木斯·北大荒農機裝備產業發展大會舉辦,佳木斯全面佈局,加快推動農機裝備產業發展,全力打造「北國農機城」。

    佳木斯是我國農機應用和農機裝備製造業發展最早、基礎最好的地區之一。佳木斯地處三江平原腹地,土地廣袤、沃野千里,擁有黑土良田近3264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226億斤,全國每28碗米飯就有1碗產自佳木斯。近年來,佳木斯聚焦服務農業強國建設,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全市拖拉機、播種機、插秧機、收穫機械等主要農機具保有量45.7萬台(套),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9.12%。隨着糧食產能持續提升、與北大荒農墾集團合作不斷深入,一個充滿機遇、充滿活力的農機大市場,正在三江大地迸發出強勁活力。

2.jpg

佳木斯市委書記叢麗

    佳木斯市委書記叢麗表示,從「新中國第一台脫粒機、第一台輪式拖拉機」的產地,發展成為黑龍江省高端智能農機產業基地,佳木斯擁有東北三省最完善的農機產業體系、最完整的應用場景。此次簽約,佳木斯將以建設大型大馬力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研發製造推廣應用先導區為契機,成立高端智能農機產業聯盟,加快打造具有特色優勢的高端智能農機產業集群。佳木斯·北大荒「農機產業共同體」建設持續深化,一批科技平台、農機重點項目相繼落地開工,墾地攜手、共建共贏,成為佳木斯農機產業發展的最強動力和最大底氣。

    目前,佳木斯擁有省東部地區最大的農機經銷市場,全域農機經銷額佔全省50%以上。發展農機,佳木斯有政策之利,國家和省的支持政策疊加,政策紅利和各類資源加速向佳木斯匯集,這裏有農機產業發展的強大政策支撐。有產業之基,歷經70餘年的發展建設,培育出具有很強競爭力的51戶農機企業,研發生產以動力機械、收穫機械為主,橡膠履帶、農機V帶等配套產品為輔的7大門類80餘種系列農機產品,廣泛供應全國農機市場,這裏也成為省內農機產業發展最有潛力的地區。有市場之廣,依託同江鐵路大橋、黑瞎子島口岸優勢,直面俄羅斯1億畝耕地資源,研究顯示,俄羅斯農機對外市場需求在180億元人民幣左右,自2024年起,進口份額高達90%,對中國農機的需求量極大。有資源之豐,擁有全國9個之一的農高區,有8個省級開發區,全市農機行業從業人員總量超5000人。域內有佳木斯大學、佳木斯職業學院、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等5所院校,開設農機相關專業,設置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相關課程, 儲備技能人才超2000人,還將與北大荒農服集團、洛陽智能農機研究院三方合作,設立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分中心,為農機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有根基之實,2022年,北大荒集團又與佳木斯市政府達成「共建大三江墾地融合示範區」合作,雙方聯合招商,共建高端智能農機裝備製造產業基地;2023年5月,國家四部委聯合發文,選定黑龍江、北大荒集團,承擔建設大型大馬力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研發製造推廣應用先導區的任務;北大荒集團明確,在佳木斯建設農機研發製造基地,以北大荒近5000萬畝耕地,以及今年輻射全國的7800萬畝次耕地,作為應用場景,構建研發製造、熟化定型、應用推廣「三位一體」的新模式,全力打造「北大荒墾征」農機品牌。

    未來,佳木斯將以打造「北國農機城」為發展目標,打響「卡脖子」技術攻堅戰,加快推動重要農機裝備國產化替代,加快形成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的產業技術優勢和生產製造優勢,把佳木斯建設成為大馬力農機示範先導區。(記者 王琳 通訊員 吳雙)

頂圖:大會現場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