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中华大地

深圳詩禮傳家社區大講堂第八講演繹傳統生日禮

2024-01-08
来源:香港商報網

    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傳統生日禮在煥然一新的深圳婦兒大廈舉行。本次活動由深圳開放大學和深圳市詩書禮樂研究會主辦,生日禮由傳統儀禮傳承人高惠群主持,這場生日禮的壽星就是灣畔學堂的主持人劉琴。

    高惠群從事美業培訓工作十多年,近年潛心學習曾子心法、系統研究傳統私塾,時任三正家禮主禮人、存荷文化(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惠群認為在研習傳統文化中,踐行將「禮」的儀式放在生日之際,不僅可以保留外在精彩,也能彰顯家文化的厚度、深度,更能在親友的祝福中感受到「人之初、性本善」的美好。

Screenshot_20240107_211750_com.tencent.mm_edit_27700588054106.jpg

    劉琴從事公益文化16年,現任深圳市婦女兒童發展研究會副秘書長、深圳女性文化沙龍12年主持策劃人、也是深圳市詩書禮樂研究會發起人之一。本次活動既是慶祝大病初癒後的生日,也是對自己十多年職業生涯的小結與感恩,同時也是身體力行、現身說法「詩禮傳家」示範。

    生日禮入場處設置了淨手環節,並設有古典韻味的簽到台。來賓盡數落座之後,生日禮正式開啟。先由遠道而來的壽星的兒子面對劉氏祖宗牌貼上香,寓意香火傳承。因壽星的父母年邁,未能到達現場,通過視頻,壽星向父母行了跪拜禮,並感恩其生養之情。劉琴講到自己隻身一人南下打拼,每每回鄉,或者父母前來探望,都還是把她當一個小孩子一樣疼愛,顧念她的吃穿。這些細碎而深遠的父母之情,也讓在場的賓客深有共鳴,紛紛動容。

Screenshot_20240107_211753_com.tencent.mm_edit_27682674688484.jpg

    壽星感恩父母之後,由壽星的兒子攙其於東堂落座,並行叩拜禮。在主禮人高老師的引導下,在眾親友的見證下,母子之間進行了一場交心之談:年少時會因莽撞誤解而傷媽媽的心,工作後雖有不成熟的決定卻也得到媽媽的理解和支持,而媽媽直言兒子的成熟、成人則真的是自己的驕傲。母子之間的關愛,確實無需用過多的言語來闡述,這一場母子情分既是兒子的成長,也是一位母親的修行。

Screenshot_20240107_211757_com.tencent.mm_edit_27668426967653.jpg

    接下來是來賓代表分享與壽星的故事。由壽星的兒子邀請貴賓於西堂落座,對來賓講述故事並送祝福。劉琴來深打拼十幾年,結交了很多好友、貴人,此次生日禮上有三位良師益友分享了他們與劉琴的相識相知相惜之緣,感嘆劉琴老師為人熱忱善良,「愛出者愛返」,感喟其大病一場重獲新生,並祝福其越來越好。來賓代表分享結束,在場的好友們依次給壽星送祝福,壽星回饋福果。

Screenshot_20240107_211804_com.tencent.mm_edit_27619164381723.jpg

    最後,由壽星發表感言。劉琴對在場的來賓逐一表達誠摯感謝,感謝各位親友的愛,讓她無論在山峰還是低谷,都可以保有初心,做更好的自己。在場親友們推出事先準備好的蛋糕,齊唱生日歌,賓主共歡,一同向陽新生。

Screenshot_20240107_211808_com.tencent.mm_edit_27605999902037.jpg

    深圳市詩書禮樂研究會會長子張認為,傳統生日禮是對古代文化中「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的一種演繹,放在現代,也正好契合壽星的家庭關係和社會關係。古代中國的生日是用來感恩父母的,體現了孝道和家庭倫理的核心價值觀。隨着時間的推移,生日的內涵逐漸轉變,從感恩轉向慶祝。當今國人在過生日時幾乎都是按西方儀式在進行,熱鬧過後曲終人散,能留存心動的回憶甚少。而將「禮」納入當下的呈現方式,古為今用,能給人留下更多的感動和感悟,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的一種時尚表達,這也是詩禮傳家示範社區的實踐意義。(記者 黃鳳鳴 通訊員 吳莎)

頂圖:活動現場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