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中华大地

廣東省民營企業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動員部署會在深圳隆重召開

2024-02-28
来源:香港商報網

    為深入學習貫徹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2月27日,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在深圳市光明區召開全省民營經濟領域新春第一會——廣東省民營企業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動員部署會,號召全省廣大民營企業堅定信心決心,聚焦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踴躍投身建設現代化的新廣東。省委統戰部主要負責同志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議指出,省委省政府連續第二年在開年首個工作日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充分體現省委省政府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再造一個新廣東」的決心意志,進一步振奮了全省上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精氣神。全省廣大民營企業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上來,搶時機、抓機遇,拼經濟、拼發展,心無旁騖創新創造,踏踏實實發展企業,以新質生產力壯大民營經濟,助力廣東省把「走在前列」的產業根基夯得更實、築得更牢。

2.jpg

    會議強調,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廣東實踐的嶄新篇章,是廣東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破題之舉,是促進「兩個健康」的廣闊舞台,作為全省經濟「半壁江山」的廣東民營企業責任重大、不可或缺、任重道遠。廣大民營企業要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把握機遇、乘勢而上,抓牢戰略性、先導性產業,積極開闢新賽道、搶占制高點,持續推動科技與產業互促雙強,加快把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關鍵變量」,轉化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會議提出,民營企業要突出重點巧發力,充分展現助力產業科技「互促雙強」的民企擔當。要把握發展新質生產力這個「主方向」,從「新」出發,積極投身集成電路、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主動布局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向「新」而行,聚力創造新價值,塑造新動能;以「新」提質,以科技創新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要聚焦突破卡脖子技術這個「主攻點」,繼續主動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不斷增強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主動能」,引導廣大民營企業深度參與廣東省「百千萬工程」、製造業當家、構建全過程創新鏈等工作部署,為廣東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會議要求,全省各級統戰部門、工商聯要扭住關鍵強支撐,凝聚廣泛推進產業科技「互促雙強」的磅礴力量。要以引育人才來涵養動力,支持民營企業以人才工作的主動,更好掌握創新的主動、發展的主動。要以高效服務來激發活力,集聚政府、科研院所和商協會資源力量,打造產業協同科創平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服務專業水平提升。要以濃厚氛圍來凝聚合力,認真抓好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的學習貫徹,主動傾聽企業呼聲,積極研究和推動解決困難問題,加快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會議傳達學習了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廣東省工商聯主席陳志列宣讀《廣東省民營企業家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倡議書》,深圳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強致歡迎詞,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梁勤儒,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省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程有根作政策宣講,廣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魏國華,深圳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劉俊琳,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李衛青,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監事長周錫太,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會長王理宗,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吳憲,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賀雪琴,廣東光大企業集團公司總裁陳健民,思謀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謝佶雋分別作交流發言。

    會議宣布省工商聯商會成立科技服務委員會,並聘任21位院士專家為廣東省工商聯(總商會)科技服務首席科學家;省工商聯分別與省科技廳、省科學院、省農科院、省科協、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深圳大學、廣東院士聯合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廣東民營企業商會等15家省工商聯商會與廣東省土木建築學會等15家省科協學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有力搭建科學家與企業家精準對接合作平台、科研成果轉化運用平台,服務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3.jpg

    大會以線上線下聯動方式舉辦,在深圳設主會場,在各地級以上市、各縣(市、區)設分會場。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司法廳、省科學院、省農科院、省科協、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深圳大學、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廣東院士聯合會以及深圳光明區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各地級以上市工商聯主要負責同志,有關商協會、高校、金融機構、民營企業家代表和專家學者等約800人在主會場參會,超300萬人次收看大會直播,中央和省市區各大主流媒體對大會進行了深度報道,引起了社會各界特別是全省廣大民營經濟人士的高度關注和熱烈反響。

    會前,與會人員參觀考察光明國家科學城建設等情況。(記者 陳妮娜 通訊員 粵商宣)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