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中华大地

結對幫扶助村民增收 粵北小蘑菇「觸電」走出深山

2024-03-05
来源:香港商報網

    元宵節剛過,粵北山區依舊寒風料峭,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嶺溪朱屋村小組的食用菌大棚里卻是一派火熱:面積約3畝的農田裏冒出了密密麻麻的「紅傘傘白杆杆」,村民們忙着採摘、打包,把鮮嫩的赤松茸送出瑤山。這是城裏人稀罕的美味,這也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金碗碗」。

    「除了做線上直播,我們也準備在乳源縣城範圍做宣傳,開展一些現場採摘,把後續的銷路拓得更寬一點。」東莞市委統戰部派駐幹部、長安駐乳城鎮工作隊隊員兼嶺溪村第一書記孫振興介紹,村委發動村民從2021年起進行赤松茸試種,效果良好;今年是村合作社種植赤松茸的第一年,預計畝產1000多斤,市場價賣20-25元一斤,可帶動就業村民50多人次,預計村集體增收3萬多元。

    據了解,東莞與韶關兩市的結對幫扶自2003年至今已有21年。新一輪莞韶對口幫扶協作2023年6月啟動以來,莞韶指揮部聚焦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簡稱「百千萬工程」)的實施,深入挖掘各幫扶協作地的資源優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而嶺溪村的赤松茸項目正是東莞幫扶的項目之一。

24030412.jpg

電商直播助力粵北的農產品走出深山進入大市場

    莞企助力 鄉村食用菌產業振興

    嶺溪村,地處乳源縣環南水湖鄉村振興示範帶,市重點項目「宿美·稻」民宿綜合體坐落於此。近年來,嶺溪村圍繞「五大振興」牢抓鄉村建設,乘着「百千萬工程」的春風,鄉村風貌大變樣,農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山、水、林、田、湖,這些「沉睡資源」被盤活了,他們還將目光投向了「冬眠」的稻田。

    乳源,向來有「半城山水半城綠」的美譽,這裏每年種植早晚兩造水稻,11月份完成晚稻收割,到次年4月早稻開耕,稻田有5個月的閒置期。如何最大化增加稻田產出效益,幫助村集體經濟發展,成為孫振興等鄉村振興派駐幹部的重點思考的問題。

    赤松茸種植時間正好是冬閒時,不耽擱水稻等傳統農作物種植,具有「不與農爭時、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的特點;而且,將田裏的稻杆、玉米秸稈等廢料利用起來種植赤松茸,可減少村里燒稻杆造成的環境和安全問題,還能利用菌類分解稻杆肥田,提高農田的利用率。

    孫振興進一步介紹,種植赤松茸不僅生態效益好,經濟效益也好,可切實為農民增收!為此,嶺溪村合作社在朱屋村小組統籌約3畝農田,計劃通過建設食用菌大棚開展赤松茸種植,一方面提高村內留守勞動力的收入,另一方面也是樹立現代設施農業發展模式,讓更多村民參與進來,探索鄉村綠色生態產業振興發展新路子。

    項目書有了,資金從何而來?2023年7月,東莞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組織莞企向嶺溪村共捐資30萬元用於農業大棚建設,其中,東莞盟大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盟大集團)捐贈10萬元建設食用菌大棚。

    2023年11月,食用菌大棚建設完成,第一批赤松茸種植開始。2024年2月,赤松茸陸續進入採摘期,呈現「冬閒人不閒,菌菇棚下話豐年」的美好景象。

    黨建引領 「以買代幫」為農民增收

    眼下,孫振興正忙着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盡力開闢產銷渠道,推動「種得好、長得好、賣得出、效益好」的格局形成,使赤松茸產業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

    早在今年的農曆新年前,盟大黨支部書記沈雙就多次主動詢問孫振興,「赤松茸出菇了嗎?銷路怎麼樣?我們可以帶團隊過去做公益助農直播,發動更多人參與『以買代幫』消費幫扶。」

    在鄉村振興、公益助農直播方面,盟大黨支部已不是第一次「主動出擊」。近年來,盟大集團積極投身實施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先後在新疆喀什、韶關南雄、貴州銅仁等多地開展幫扶工作。2021-2022年盟大黨支部累計為韶關南雄直播帶貨當地柑橘、李子兩萬多斤;去年,東莞優品平台受邀參與南雄市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為當地特色辣椒醬直播帶貨。

    2024年,黨建引領、莞韶同心的愛心篇章仍在續寫。3月6日,盟大黨支部和東莞優品平台團隊將奔赴乳源,開展「黨建引領 助力鄉村振興」赤松茸公益直播帶貨活動,屆時,將有20多家黨支部單位一起積極支持參與「以購代捐」「以買代幫」消費幫扶愛心活動,用心用情幫助當地群眾增收致富,助力共同富裕。

    「除了赤松茸,我們也會在直播間推廣乳源本地的大米等土特產,同步也推廣東莞優品好物。」沈雙表示,盟大要做公益的踐行者,既要出錢也要身體力行,資金幫扶只是一部分,要充分發揮企業自身的優勢,在技術上、產業鏈上、塑品牌、拓銷路上全方位助力鄉村振興。

    據介紹,2023年盟大集團在乳源有兩個幫扶項目,扶持資金20萬元,其中10萬元用於乳源嶺溪村赤松茸大棚建設,10萬元用在了乳源前洞村文體活動廣場提質改造項目。目前,前洞村首家半開敞式文體活動廣場已完工,即便是夜晚或者下雨天,群眾也可以跳廣場舞、打乒乓球及下棋等文體活動,是促進鄉風文明、助推鄉村振興的有效平台。

    「通過公益直播和消費幫扶活動,我們也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美麗鄉村的新貌,傳遞更多鄉村振興的好故事、好聲音和正能量。」沈雙說。(記者 冷運軍)

頂圖:韶關嶺溪朱屋村村民的食用菌長勢良好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