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中华大地

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絲綢之路語言學國際研討會

2024-06-02
来源:香港商報網

    絲綢之路,綿延千年,見證了沿線國家與地區語言的發展與變遷,也促進了這些語言的接觸與交流。香港中文大學(簡稱「港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於2024年5月30至31日舉辦絲綢之路語言學國際研討會,探討絲綢之路的語言學問題,與會者近百人,氣氛熱烈。

图片2.jpg

研討會開幕禮

    研討會開幕禮上,港中大常務副校長陳金樑教授致開幕辭,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主任鄧思穎教授致歡迎辭。七位主題演講嘉賓來自德國、法國、芬蘭、哈薩克斯坦、美國和中國,包括(按姓名拼音序):Benjamin BROSIG教授(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曹茜蕾教授(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李艷惠教授(南加州大學)、Erika SANDMAN博士(赫爾辛基大學)、王雙成教授(上海師範大學)、徐丹教授(美因茨約翰內斯古騰堡大學)和楊永龍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

图片3.jpg

港中大常務副校長陳金樑

    會議共設四場分組報告。分組報告的四十多位國內外學者中,國外學者來自法國、摩洛哥、日本等地,而國內學者來自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上海、江蘇、河南、廣東、四川、陝西、甘肅、新疆和香港十三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報告內容涵蓋音韻學、詞彙學、語法學、社會語言學、語言接觸等課題。與會者各抒己見,發言踴躍。

图片4.jpg

港中大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主任鄧思穎

    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曾於2017年舉辦海上絲路組曲活動,首次通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視角探討語言學問題。本次研討會聚焦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語言學研究,正是上次活動的延續。中心主任鄧思穎教授表示,當年的「一路」活動,如今的「一帶」研討會,兩者加起來,完整呈現「一帶一路」沿線的語言學研究情況。他也希望能通過這些活動,為學界搭建一個平台,讓學者有更多對特定區域語言現象分享成果的機會,促進相關研究的交流,加深學界對「一帶一路」的了解。

    絲綢之路語言學國際研討會由中大學術研究會議資助計劃贊助,作為慶祝大學成立六十週年系列學術活動之一。(記者 黃鳳鳴)

頂圖:研討會大合照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