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中华大地

龐貝長篇小說《獨角獸》以舞台劇形式在京上演

2024-06-12
来源:香港商報網

    「科幻現實主義戲劇、詩意現實主義戲劇、象徵主義戲劇,未來主義戲劇,這是『後人類』時代來臨前最後的夜晚……」6月8日,第六屆稜鏡MINI戲劇節在北京郎園Vintage虞社演藝空間開幕,由廣州市作家協會主席龐貝創作的舞台劇《獨角獸》作為開幕首推作品與首都觀眾見面。該劇由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出品,演出團隊由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和中央音樂學院的實力青年演員所構成。

mmexport1718181745686.jpg

演出劇照

    龐貝,生於1966年,山東青島人。早年畢業於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英語文學專業,曾任《香港商報》首席記者,現為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一級作家、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廣州市作家協會主席。近年主要作品:長篇小說《無盡藏》《獨角獸》《烏江引》;戲劇劇本《莊先生》《廣陵絕》;電影劇本《上海王》。長篇小說《獨角獸》是一部具有時代特色的具有啟示性意義的作品,是近年來廣受關注的科幻題材佳作。

    早在前幾年《獨角獸》新書面世時,著名科幻大咖、《三體》責任編輯姚海軍就評價,《獨角獸》既有特別的文學性,也有純正的科幻感。

    生物傳感博士艾墾,神經計算博士顧濛,仿真材料專家何智,他們每個人都與神秘失蹤的大提琴手林韻有關。而在另一個時空中,林韻也是人工智能Alpha-3。這是企業倫理和道德情感的困境,也是一場有關人性的「超臨界實驗」。這是一個故事:一個人,一個企業。也是一個預言:人類,「新人類」,以及所謂「原人」。已經過去的,正在經歷的,將要來臨的……

    戲劇創作應有多元化。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間跨小說與戲劇創作的作家,龐貝戲劇作品的最大特徵是文學性。《獨角獸》表層的劇情是一種懸疑敘事,但卻別有一種優雅氣質和文學質感。

mmexport1718181747964.jpg

演出劇照

    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評價說:「《獨角獸》以其獨特的結構形式容納寫實和懸疑等多種敘事元素,並進而走向象徵和隱喻,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對此,著名導演、國家話劇院原常務副院長王曉鷹也深有同感,他認為《獨角獸》是一部很有創作難度的戲劇,而我們所看到的舞台呈現很成熟也很別致。」

    《獨角獸》表層的劇情是一種懸疑敘事,但卻別有一種優雅氣質。與那些缺乏人文含量的戲劇作品迥異,《獨角獸》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學質感的作品,一部有靈魂的戲劇。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評價說:「『謊』和『仿』,『真』和『詩』。《獨角獸》中的這四個字裏掩藏着非常重要的信息,這不僅是詞彙,甚至是某種哲學符號。」

    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評價說:「《獨角獸》以其獨特的結構形式容納寫實和懸疑等多種敘事元素,表達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深度思考,並進而走向有關人類命運的象徵和隱喻,給人以豐富的聯想空間,比如最後出現在虛擬空間的那個女人,那個『新人類』,她還是原先的那個林韻嗎?正如《忒修斯之船》的那個經典的哲學悖論:當所有的部件都被替換後,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對此,著名導演、國家話劇院原常務副院長王曉鷹也深有同感,他認為《獨角獸》是一部很有創作難度的戲劇,而我們所看到的舞台呈現很成熟也很別致。

    作為舞台劇的《獨角獸》既是科幻,也是夢幻。卡薩爾斯大提琴曲,如夢如幻的配樂和音效,里爾克的詩歌,寫意空間的實景水池,賽博格時代的金屬冷光,亞熱帶南方的晚風,以及鯨魚的叫聲,以及遠方的鐘聲……這些都是這部舞台劇的象徵元素。科技與人文,機器與人類,現實與虛擬,冰冷與炙熱,寫實與寫意,敘事與抒情,這是多種對立元素的「臨界兼容」。劇中的舞蹈還承載了外化人物情緒和交代劇情的任務,編導特別強調表演的肢體性和空間性,通過寫意的舞台美術及演員調度,有效地還原出了劇本文本所具有的縹緲、夢幻的氣質,這種敘事性肢體表演給人以特別的驚艷感。

    本劇編導龐貝曾如此闡發其劇作理念,「未來已來,人類依然有獲救的希望。即使是在機械人統治世界的更未來的時代,我們依然能夠聽到莎士比亞人文主義的微弱回聲:愛所有人,信任少數人,不負任何人。」(記者 黃鳳鳴)

頂圖:演出劇照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