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三問預算案數據
2019-03-04    香港商报
 

  三問預算案數據

  前幾天,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布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這裏不作評分,只是提出三個問題,希望得到當局回應。

  一,去年香港研發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的比率是多少,近年趨勢如何?

  我在預算案中找不到相關準確數據。

  網絡上查找得到的相關數據是,2018年年底統計處公布的《2017年香港創新活動統計》。相關資料顯示,本港研發開支按年增長8%至212.8億元,佔GDP約0.8%。

  問題在於,創新及科技是本屆政府的施政重點,相關開支佔比理應逐年提高,並在預算案中羅列出來。如果數據不能一目了然查找得到,施政重點就難呈現了。

  二,去年香港居民人均居住面積是多少?會否效法其他地區制訂「最低居住水平」?

  這個數據能夠在差估署《香港物業報告2018》裏面查找得到。報告顯示,香港人均居住面積約161平方呎,報告並預測2018年落成迷你戶(實面用積少於431平方呎)佔比約38%,預計2019年將達9649伙,佔比升至47%。

  香港居民越住越小,乃其中一個世界之冠。媒體資料顯示,東京的人均居住面積是210平方呎,上海是260平方呎,巴黎是334平方呎,倫敦是349平方呎。如此,當前是否一個合理的時間窗口,檢討應否以行政手段制訂最低人均居住面積?

  港府曾經回應稱,需要在建屋量和人均居住面積之間取得合理平衡。問題是,數年後當局能否在這兩者之者取得讓人滿意的平衡實在要打個問號。港府能否提供以下幾個數據:

  (1)預測未來5年香港建屋量;

  (2)預測未來5年香港新增人口數量;

  (3)預測未來5年香港人均居住面積的趨勢。

  (4)預測香港人均居住面積見底回升的時間?

  簡言之,如果港府能否提供香港人均居住面積見底回升的時間表,那麼萬事大吉,大家都沒話說,不然,財政預算案裏沒有相關數據,港府制訂政策時有沒有給予足夠重視?5年之後,香港人均居住面積只會繼續跌。

  三,預算案提到增加海濱長廊的長度,有沒有專責小組跟進及能否定期公布進度?

  預算案提到,期望在約10年時間內將維港海濱長廊由目前約21公里增加至34公里,這是預算案的一個亮點。

  海濱土地是公共資源,香港市民等待打通維港兩岸的海濱長廊已經等了好多年。筆者住土瓜灣,最近海心公園擴建計劃有所推進,是件好事,只是,更長遠的看,如果還要繼續增加土瓜灣海濱長廊的長度,銜接東九龍的一個障礙在於翔龍灣,通不了;銜接黃埔的障礙則在於維港中心,也是通不了。如此,當局有沒有可能參照魚涌海濱長廊以地易地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維港海濱長廊涉及數個地區,各區各有各自的難處,當局有沒有成立專責小組跟進事件,並能否定期公布進度?這是我關注的最後一個問題。

  蔡清偉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肖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