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融資減退禍與福
2019-05-13    香港商报
 

  眼看得樓市起、股市漲,但統計數據表明,4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3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4080億元。市場熱了,融資卻不如去年的增長速度,這看似反常的表現,一個很直觀的感覺,中國的去槓桿仍在繼續,並執行得相當堅決。

  既然泡沫是若干年吹起來的,那麼去槓桿也將會是一個長期過程,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在年初股市最火的時候,筆者並不看好會有大的行情起來,因為錢管緊了。今年A股開年一波強勁反彈,但並未重複2015的神話,場外配資剛有苗頭,就被嚴查,沒有再火起來。與之相同步,近兩年,難得一見的樓市「小陽春」,現在來看也顯得彈藥不足,後繼乏力。而這一切都與融資增長速度放緩了相關,從這個角度也就比較容易理解融資減退的原因。市場熱了,錢卻並沒有如原來一樣,大量流入股市,從長遠來說,這對中國經濟是福不是禍。

  盼是經濟質變陣痛

  但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個方面,過往開年融資大提速今年沒再上演,從另一個角度也顯示出,實體經濟從下滑勢頭中並沒有緩過神來。統計顯示,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8733億元,同比少增2254億元。各方都在呼籲對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上明確提出加大減稅降費的力度,力圖給實體經濟一個更寬鬆的發展環境。但現實的情況是,民間投資意願並沒有顯著的提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也沒有想象中的美好,融資減退似乎也在提醒,需要給實體經濟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因此從融資減退中,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如何有效激發民間投資的熱情,讓實體經濟真正火起來。

  同時,融資減退也意味着中國經濟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需求危機,汽車市場增速持續放緩就是有力的佐證。外有中美貿易戰,內有持續去槓桿,中國經濟所要追求的是更有效率的發展,而不是過往簡單地由需求拉動。這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在這個新階段,中國到底該如何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值得深入思考。由此也不難理解,科創板的推出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快,註冊制的改革是一切實驗成功的關鍵,它會是短炒的「一把火」,還是長期提升中國綜合競爭力的利器,中國「試錯」空間並不大。

  融資減退由多方面因素導致,希望它不是中國經濟全面啞火的前奏。就如同我們所看到的,科技融資熱潮減退,表面上是資本寒冬,但實質是正在經歷一個冷靜期,這是一個汰劣存優的過程,希望融資速度減退,是這一過程的延續。

  果真如此,經歷短暫陣痛以後,中國經濟發展質量將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台階,這是對過去粗放發展方式告別,也是中國作為全球經濟重要引擎必須經歷的一個新階段。

  文 | 灵童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