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邱媛媛報道:由《中國日報》與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合辦的「粵港澳大灣區論壇」昨舉行,是次論壇以「促進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共創大灣區新機遇」為題,探討大灣區內的合作及深化之路。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發表主旨演講,以「一地兩檢」的成功實施為例,認為政府應該多做政策創新與制度創新來對接大灣區發展。他提及,當時在策劃西九龍高鐵站時有多項實施方案,但若無實行「一地兩檢」,香港高鐵線路只能連接廣東的四個城市,不能連接國家高速鐵路網。
梁振英以 「一地兩檢」 的成功實施為例,認為政府應該多做政策創新與制度創新來對接大灣區發展。 記者 崔俊良攝
政策創新減兩地間障礙
他指出,「一地兩檢」行之有效,是制度的創新,更是政策的創新。歷史的經驗所得,政策創新給予大灣區發展動力,而現時需要更多的政策創新去減少兩地間的障礙,才能更好的發揮大灣區的協同效應。他認為,新的政策創新包括放寬港珠澳大橋香港雙重牌照車輛數目,讓港人可有特殊的大灣區通行證,向港人開放大灣區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及專業服務市場,以及放寬科學家在羅湖落馬洲地區工作的入境限制等。
梁振英稱,政策創新需要雙方的決心來解決問題,但大灣區迫切需要政策創新,以推動任何經濟領域的增長,無論是金融服務、貿易和物流,還是專業服務。
郭萬達:深圳不是要取代香港
中央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香港地位是否受挑戰?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表示,中央打造深圳先行示範區的指向清晰,並不是要取代香港,深圳也取代不了香港,因兩者的制度不同。
他認為此舉是豐富「一國兩制」的實踐,將給予香港更多的好處及機會,但他亦表示,雖然現時深港兩地合作越來越密切,在產業上可實現互補,但最大的障礙就是制度上需要創新,不僅是科技上的創新,跨境領域、法律、文化、市民共識等亦要銜接。他希望市民能有耐心等待灣區政策的逐條落實,港人未來勢必能在大灣區享受更多的政策紅利。
洪為民:深圳可對港人更開放
深圳市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亦認同,深圳先行示範區的設立並非針對香港,而是全面發展深圳。他建議,港人可以享有一些在稅收、子女教育方面的市民待遇。此外,深圳可以在營商方面的待遇更進一步,比如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的大股東進一步開放,因現時港人在深圳還不能做大股東。
論壇有兩場專題研討會,圍繞 「大灣區跨界商業合作」 及 「智能醫療的演化:技術與互聯資料」 展開討論。 記者 崔俊良攝
論壇亦有兩場專題研討會,圍繞「大灣區跨界商業合作」及「智能醫療的演化:技術與互聯資料」展開討論。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申明浩表示,大灣區的基本面產業配套非常齊全,同時大灣區也在力構建一個更好的營商環境,而產品的快速應用亦是大灣區吸引人才的巨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