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

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穗展出

2014-04-01
来源:香港商报 朱求真

  有「瓷城」之稱的醴陵所創燒的釉下五彩瓷,由於燒造時間短,傳世作品稀少而彌足珍貴。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珍品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進行中,百餘件珍品亮相。此次展覽是廣東省博物館主辦的個人收藏展覽,現場展出的100餘件清代醴陵瓷器珍品是從收藏家羅磊光先生珍藏的藏品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展覽為你述說醴陵彩瓷的發展歷程、制作工藝和傳承發揚等,向觀眾展示醴陵彩瓷的獨特魅力,讓廣大觀眾一睹醴陵彩瓷的別樣風采。展出時間為2014年3月28日至6月29日。 

  醴陵,位於湖南省東部,自東漢開始大規模燒陶,清雍正年間開始制造瓷器,有「瓷城」的美譽。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湖南地區維新運動的代表人物熊希齡等人,為了抵制洋瓷侵入,振興民族瓷業,在清政府的支持下赴日考察,歸國后在醴陵創辦官立湖南瓷業學堂,次年又成立瓷業公司,創燒出精美的醴陵釉下五彩瓷。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多種覆色材料,以多層次的色階展現出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將傳統的繪畫藝術呈現在瓷器上,表現出清雅、溫潤、素潔之美,贏得中外人士的一致赞譽,被國內外譽為「東方陶瓷藝術的高峰」。醴陵釉下五彩瓷后來在20世紀30年代因時局動盪而暫停生產,故傳世作品極少。新中國建立后,醴陵釉下五彩瓷恢復生產,并因為其高超的品質、精湛的工藝,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生活用瓷及贈送給外國元首的國禮,獲得了「國瓷」的美譽。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瓷手工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香港商報記者 朱求真

[责任编辑:徐明軒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