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0

中信整体赴港上市“赶考”

2014-04-28
来源:国际金融报

  对普通中国人来说,中信集团整体赴港上市也许是一个对其生活没有任何影响的消息,但其覆盖金融、地产、资源能源、基础设施、机械制造、信息产业等行业和领域的业务,告诉我们,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在中国企业改革的进程中,中信集团一直承担着先驱的角色,此次,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中信集团整体上市同样被赋予了央企改革的历史使命。与上世纪90年代的“内向型”改革不同,这一轮改革,央企被置于国际资本平台之上。在境内相对封闭的资本市场,央企可能更为轻松的控制风险,但进入国际市场情况则不同,颇有赶考意味。这家央企会为本轮企改开启怎样的序幕?

  3月26日发布框架协议,4月16日公布交易方案,谁都没想到,中信集团整体上市进程会如此之快。

  根据4月16日收盘后发布的公告,中信泰富将以约2269亿元的对价向母公司中信集团收购中信股份100%的股权,支付方式为增发1770亿元股份外加499亿元现金支付。

  除了交易细节公布创下并购案例之最外,该项交易还创下了另外两项纪录:一是首家国务院直属央企借壳香港子公司实现整体上市;二是2269亿元的收购对价创下香港市场有史以来最大金额的收购案。这还不是此次中信并购案的所有“纪录”。

  收购完成之后,“新中信”在香港综合型企业中,营业收入,营业利润,资产均排名第一。

  具体来看,本次交易中,转让对价中的股权部分,即1770亿元,将由中信泰富按每股13.48港元发行逾165.78亿股股份支付,较定价基准日中信泰富在港交所的收市价12.66港元溢价约6.48%。

  收购案完成后,中信泰富建议将英文名称改为“CITIC Limited”、中文名称改为“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中信)。

  此外,股权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中国中信将成为中信泰富100%持股的附属公司;中信集团将持有中信泰富75%股权,公众股东持股比例为25%。收购完成前,中信集团持有中信股份99.9%股权、中信企业管理持有中信股份0.1%股权,中信企业管理系中信集团全资子公司。

  截至2013年12月底,中信股份的总资产值达39657亿元人民币,股东权益为2250.51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此次收购作价略高于母公司资产去年市账率(市净率,PB)约1倍。对于这样的估值,市场存有不同的看法。

  “中信泰富收购母公司后,整个集团将拥有很多上市资产。其中包括合计资产净值占比达到62%的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及中信证券(600030,股吧),此外,还有在港上市,业务涵盖范围广泛的6家公司。目前,中信银行的PB约为0.7倍,其他上市公司的PB约在1.2倍左右,平均下来,1倍的PB对投资人来说并没有很强的吸引力。”香港一家中资券商投行部高管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评价分歧

  瑞银早前也曾报告指出,参照中信系其他上市公司的估值,中信股份的公允市净率区间可能在0.5倍-0.6倍。

  对于估值的问题,中信泰富总裁张极井表示,碍于任何国有资产转让价格不得低于净资产的有关规定,因此中信集团注资必须要1倍市净率以上。

  “不过,扩大股本后,每股作价约对应"新"中信的2013年市净率为0.9倍。”张极井表示,交易完成前的利润都将归属中信泰富,如果计入该部分利润,作价约合0.85倍PB,香港的综合性企业PB基本为1.2倍。交易完成后,估值对应市盈率(PE)为6.9倍,可比综合性企业的市盈率为15至20倍。

  “估值问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说法,从旗下上市资产的平均估值来看,目前中国中信的估值确实吸引力不大,但若考虑到央企整体上市之后,企业透明度增加、各项业务的协同效应,可以考虑给予适度的溢价。”香港著名投资银行家温天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收购完成后,中国中信的未经审核备考资产总值为53217.92亿港元,中信泰富2013年底总资产为2677.79亿港元;新公司未经审核备考净资产为5166.35亿港元,中信泰富2013年底净资产为1083.13亿港元。每股收益将从收购前的2.08港元、变为收购后的1.94港元。

  中信泰富指出,收购令中信泰富拥有一间中国最大的跨行业综合性企业集团,收购完成后,中信泰富普通股权益将较去年底扩大4.2倍,拓展集团业务范围至金融业、地产业、基建业等领域,并提升集团整体竞争力,同时可增强中信泰富资本基础,提升融资能力及灵活性。

  对于这样一个保持多项纪录的交易,资本市场的反应却相当冷淡。

  3月27日,中信泰富公布收购计划的第一个交易日,股价盘中一度摸高至16.54港元,收盘涨13%。随后一日股价便出现5%的回落。而在中信泰富落实向母公司收购资产计划后,4月17日,股价挫逾3%报13.86元,成为当日表现最差的蓝筹股。

  国际投行的观点更是谨慎。瑞银指出,以大型综合企业平均估值较资产净值折让25%至30%计算,中信泰富若以折让25%计算,每股合理价格约为10.6元,故与现价比较则有下跌风险。维持“沽售”评级。

  美银美林有关分析师则认为,从交易长远来说仍属正面,但认为股价短期有压力。

  在温天纳看来,投行对于中国中信冷淡的原因之一,是市场对于综合性企业本身就兴趣不大。

  “综合性企业的表现太过于稳重,无法吸引投资者的关注。此外,从释放企业价值的角度来看,综合性企业也没有优势。”温天纳说,近年来,连李嘉诚都在不断分拆旗下资产上市。

  与华人首富在分拆资产上市,充分释放企业价值不同,中信集团却实行整体上市。背道而驰的做法透露出了其中截然不同的意义。

  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3月28日在香港表示,中信集团整体上市,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混合所有制进行先行先试。

  中资券商似乎更加理解央企改革的思路,因此,在外资投行看淡之时,他们表达的态度却非常积极。

  券商富瑞表示,中信泰富收购母公司中信集团资产,其规模及完成交易的速度是史无前例的,亦反映中国积极推动国企改革。

  时富资产董事总经理姚浩然也表示,此次中信集团整体来港上市,正是配合国企改革的政治任务,故认为整件收购事宜都会“做得很好看”,至于股价亦不会低于股份对价及配售股份的作价,即每股13.48元,预计股价每股14元合理。

  一生弄潮

  事实上,中信集团从成立之初就一直担任着中国改革探路者的角色。这一次也不例外。

  截至2013年末,中信集团总资产达39657.03亿元。这样的规模,并非一蹴而就。

  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约见工商界和民主党派人士,希望能围绕改革开放做一些实际工作,著名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向中央提出了《建议设立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的一些初步意见》,并得到批复。中信集团的前身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下称中信公司)正式成立,荣毅仁顺理成章成为第一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成立之初,公司主要职能是引进外资解决经济建设资金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中信公司异常活跃,在政策的扶持下,开始尝试多种创新业务,多元化发展的雏形显现。1990年中信收购泰富发展,更名为中信泰富,中信香港将资产和业务注入中信泰富,荣毅仁之子荣智健成为中信泰富的第一任“掌门”。

  2002年,中信公司实施经营体制重大改革,更名为中国中信集团公司。201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并更名为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集团”),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837.0263亿元,法定代表人常振明。

  不过,中信集团并非一路都在快车道。高速的成长和多元化的发展,使得中信集团的资金流捉襟见肘,融资需求日益迫切。

  尤其是对于旗下金融资产来说,根据2012年财务数据,中信的营业利润中,金融业务为464.33亿,非金融业务为105.61亿元,前者为后者4倍多;但金融业务的营收仅为959.53亿元,而非金融业务达到2593.53亿元,前者约为后者的1/3。这种巨大的反差显示出,这家央企可能已经到了需要调整的阶段。

  中信集团在最新披露的年报中,难掩对财务前景的担忧。而要解决融资问题,上市显然是最佳选择。2008年,中信泰富因涉足外汇期权合约导致巨亏,面临破产危机,成为了一个契机。当时,中信集团火线救援,事后,荣智健引咎辞去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一职,由常振明接任。中信集团在中信泰富的持股比例一跃升至57.6%。荣智健持股量则由19.08%摊薄至11.48%并在之后进一步减持。

  中信泰富的“壳”属性渐渐显示出来,时任中信集团董事长的孔丹就公开表达了整体上市的想法。

  2010年,孔丹提出了境外上市的设想:“2011年实现中信集团改制并H股整体上市”。2011年中信集团完成了改制,并成立了中信股份作为上市平台。但是“由于市场原因”,上市计划未能成行。

  为尽快上市,在等待“市场原因”得以解决的同时,中信集团从自身条件着眼,做了多项准备,其中包括建立适应境外上市要求、覆盖全集团的信息披露体系。

  如今正逢“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探路期,拥有丰富经验的中信集团再度身先士卒。

  寻求突破

  改革是肯定要突破过去的樊篱,正如2009年,前中信集团董事闵一民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邓小平给了荣毅仁三句话:人由你找,事由你管,由你负全责。要排除干扰,不用担心其他部门来管你。”

  这次参与资本市场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更加复杂。

  此前,财政部保持对中信集团100%控股,对中信股份也是100%控股,此次上市后,财政部的持股比例将会缩减。知情人士表示,未来财政部还将进一步减持中信股份的股权比例至30%,不过,财政部后一步的减持要视整个国企改革的进展情况而定。

  此次交易中,由于发行近166亿股股份,假设中信泰富在收购完成后要保持25%的公众持股量,需要配售46.75亿股,若收购完成后,中信泰富无法保持上市规则要求的最低持股量,港交所会授予中信泰富完成收购后,公众持股量总额少于25%的豁免,但须先符合部分条件。

  常振明表示,中信集团过去有97%的股份属于财政部,未来中信股份按照港交所规定要保障15%流通股,则财政部股权要减到最多85%,12%的股份主要将卖给机构投资者,包括境内和国际的投资者,细节会在5月份左右公告。目前公司已经接触境内外的机构投资者,不限于已投资中信系的投资者。

  常振明认为,中信泰富必须对外部股东配售一定数额的股份,这变相摊薄了国有持股,而这已经是一种突破。

  “引入外部股东客观上是为了满足交易所的流通要求。敢于摊薄国有持股本身已经是一种突破,混合所有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可能一步到位。”常振明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界定了不同企业功能和混合所有制,我们作为国企改革也是一次新的尝试。”

  虽然摊薄了一定国有持股数量在常振明看来已经是一种突破,但全球的投资人似乎不这么看。

  “目前来看,政府对于这家大型央企的股权控制仍然非常在意。因此,无论是在引入外部投资人,还是进行公司治理方面,都让很多的海外投资人,对这家央企改革示范样本的未来维持观望态度。”上述投行高管称。

  在外界看来,此次中信集团在香港整体上市应该只是中国改革的冰山一角。

  无论是中信集团整体上市、还是沪港通,香港在中国金融改革中的地位逐步凸显出来。中信集团整体赴港上市如果成功,将不仅会巩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还将使其实现新的发展。而沪港通的推行,不仅会让两个交易所受益,更会让两地金融中心地位得以稳固。从更高层次来说,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也是重要的一部。环环相扣的决策显示这是很大一局棋


[责任编辑:徐瑩]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