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为“孤独”的北大古生物学女生喝彩

2014-06-18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一位身穿学士服的女生,神情自若,孤零零站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前,这就是北大2010级古生物专业的毕业“合影”。这名女生叫薛逸凡,自从她在网上发布这张“一个人的毕业照”,迅即引来网友的围观热议。有网友开玩笑说:“这连逃课都没法逃”。据北大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介绍,“这是全中国唯一的一个只有一名学生的专业,差不多是每个年级只有一个人,还有的年级是零人。”

  众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开设如此“高冷”的专业,似乎完全不考虑“社会需求”,是不是说,只有在北大这样的“高冷”学校才可能实现?实际上,自从2012年教育部进一步向高校放权,高校专业设置已实施备案和审批两种制度。大学可以根据专业目录,自行设置本科专业,也可以申请设置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招生人数多还是少,甚至招生为零,并不决定一个专业的“生死”。

  而所谓“逃课也没法逃”,只是大家对一些大学生不务正业的刻板印象,纯属玩笑。像在北大这样的大学,能坚持四年“坐冷板凳”,只能证明这个学生一门心思、真心喜欢自己的专业。而外界往往对“冷门专业”存在误解,比如就业前景不好,也不完全是事实。即便从最功利的角度讲,名校毕业,又是一个人的专业,意味着不管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士,都有高出别的专业许多的深造、留校、留学机会;学生的个人前景,反而比一般的专业好得多。

  但以上说法,都忽略了大学最重要的维度,也就是精神和智识的维度。古生物学作为一门非常专业的学问,外人知之甚少。薛同学能念下来,无论是她自己还是她的父母家庭,一定超越了世俗眼光的限制。“为什么要念古生物学?”我想她的回答一定是,“很有趣”。正是在这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快乐,即研究与思考之乐中,人类的知识和经验才得以累积和传承。“研究古生物有什么用?”恐怕就是北大古生物学的教授也不一定马上答得上来,但这些外人眼中的“无用之学”,正是大学超脱俗世与功利的精魂所在。

  有句话说得颇有道理,大学要“为天才留空间,为中才立规矩,为庸才找出路”。虽然什么是天才和庸才,标准可以有所不同;但让智力和能力上各有千秋的人各得其所,人尽其才,这是社会合理运行的题中应有之义。只可惜,像薛逸凡这样特立独行的学生,像她这样从事科学研究的女生,太少而不是太多。就为她与家人的这份执着,大家也应该大声喝彩。

[责任编辑:黃錦霞]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