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2

构建国际货币体系“三足鼎立”

2014-06-18
来源:

   “货币体系构建是一个长期问题。现在所讨论的改革是未来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内货币体系走向的各种不同版本,包括SDR、纸黄金和多元化体制等。”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昨日在上海“国际货币体系再思考——布雷顿森林会议七十周年后”会议期间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上升的趋势是确定的。我更希望看到,通过中长期国际货币体系,走向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格局。”

  不过,从现在以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过渡到三足鼎立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风险。马骏警示:“如果人民币替代美元突然成为资本市场的共识,就可能会造成对美元的恐慌性抛售。一旦出现,可能会导致美国利率大幅上升,乃至全球金融危机。所以如何采取措施将过渡期风险降到最小至关重要。”

  构建“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体系

  在马骏看来,长期来看后建立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可行性对比其他版本来讲更大。“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多元化,货币体系的多元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十几年后欧美中三大经济体的经济规模不相上下是支持多元化货币体系的基本面因素。”马骏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此外,多元货币体系可以更好地保证在危机时刻为全球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它同时可以避免单一储备货币的超强势地位给其他国家造成的负面溢出效应以及超主权储备货币在国际协调方面的低效。

  而从现有的货币体系向“新”体系过渡,还需要三方面的努力:中国的资本项目开放、欧元区实现财政一体化,以及协调主要国家的政策以减少人民币替代欧元或者美元过程当中的市场波动。

  如何管理过渡期所出现的潜在风险,马骏建议可参考上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中英镑从国际货币体系中逐步“退休”过程中的具体安排,如支持英镑的多边协议、双边协议和英国发行非英镑债券,都可作为重要借鉴。

  马骏强调,应该可用“边际多元化”策略来减少过渡期风险。即全球流动性和储备资产的增量由人民币和欧元来提供,这样可以减少抛售(美元)存量的压力这个趋势得到经济基本面的支持。

  资本项目管制是人民币国际化最大“瓶颈”

  中国在全球货币体系转型中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渐进开放中国的资本项目,逐步增加中国新发外债中人民币计价债券的比重、降低美元债的比重,以及保持一定的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马骏认为通过这三方面努力,可让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逐步发挥推动“边际改革”的作用。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央行货币互换,人民币全球清算系统建立的努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会扩展到更多的国家,而今后3~5年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关键步骤是资本项目的开放。”马骏称。

  而在过去的一年,人民币离岸中心正在向亚洲以外的世界版图不断延伸。“这些地方都可以称为离岸市场,在我看来,判断何为真正的离岸中心需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聚集大量的人民币流动性;二是有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定价权,包括离岸人民币债券、股票、大宗商品;三是资产管理业务的聚集。伦敦很明显是一个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而离岸人民币的资产管理现在还大量聚集在香港。”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了3~5月的持续贬值后,近期人民币出现回升,亦被市场解读为人民币汇率或已开启双向波动模式。“人民币已经接近均衡水平,双向波动是大方向,今后汇率弹性会继续加大,其重要目的是为今后资本项开放情况下管理过渡的资本流动而建立的一个机制。”马骏称,如果没有足够的汇率弹性,在内外利差比较大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导致套利资金的流入和流出。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