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此时正在各地进行,全国的考生们都在焦急的等待着6月下旬的分数出炉,其他科目的阅卷,虽然也有不确定性,但不会差到哪儿去,可语文就不一样了,尤其是作文阅卷,老师手一松或一紧,往往结果就大不一样。浙江某地参与高考阅卷的老师向记者反映,语文阅卷速度实在太快,对学生不负责任,甚至一篇作文平均1分钟判阅完成。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阅卷老师说,有的老师用不了9秒,甚至4到5秒便给出了分数。每天都有人不断催促“加快速度”。语文试卷7天的阅卷时间,让老师们不得不在赶工期。(6月19日人民网)
按照高考作文的要求,字数是不能少于800字的。而根据人的阅读能力,一般来说,阅读速度平均为(200~500)字/分钟,掌握“速读”技巧的人能以(2000~5000)字/分钟的速度来阅读。也就是说,即便是以最快的阅读速度计算,读完800字至少也得10秒,而这还只是阅读时间,作为一名阅卷老师,其任务除了阅读完作文外,还必须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这显然不是10秒之内能完成的事情。就此而言,“用9秒,甚至4到5秒便给出了分数”,姑且不说科学性,连准确性都保证不了。而如果再虑及这是严肃的高考阅卷,最终得分很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高考录取情况,进而很可能影响整整一个人生,说这是“草菅人命”倒也还真的不过分。如果说高考的地域性差别,已经造成了学生们求学路上的不公平,那么这种“草菅人命”式的高考阅卷,无疑将造成高考的二次不公平。
根据阅卷老师的说法,之所以神速阅卷,是因为要赶进度,按照要求,必须在七天内完成阅卷任务。为了保证录取工作的顺利开展,对阅卷工作当然需要缜密的规划,但是,在时间的安排上,不应该是因时设任,而是要因任设时,必须根据阅卷的实际工作难度,设定好合理的阅卷时间。当准确性都保证不了,当公平都保证不了,有了效率又有什么意义呢?
就此而言,阅卷工作是万万不能成为一项被“赶工期”的工作的,而实际上,从高考完到新生入学,中间长达三个月的时间,实在没有理由“每天不断催促”。根据专家的说法,很可能是因为为了降低阅卷成本。到底是经费保障不足,还是基于小范围利益的计算?当然,无论是哪方面的原因,这样的阅卷安排是不合理的。
对“草菅人命”式阅卷的纠偏,其实并不存在技术障碍,正如媒体所说,比如能不能抽调更多的阅卷老师,或者适当延长分数公布时间,不以速度论英雄等等,以便让每一位老师有充分的时间去阅读考生的答卷。无论如何,对于高考阅卷而言,效率和公平并行的前提下,公平显然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