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千万别报”体,千万别当真

2014-07-06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周东飞 马想斌

  陈方:网络时代,特别容易流行“XX体”,最近流行的是“千万别报体”。时值高校招生季,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上都以“长者”的身份奉劝报志愿的考生,“千万别报什么什么专业”。他们针对高考填报志愿“现身说法”,一些年轻网友“有图有真相”,在不同背景下手举一张大白纸,上面是用彩色记号笔统一格式手写的“血泪史”———千万别报某某专业,因为某某理由。就这样,“千万别报体”开始走红。

  我们几位也算是过来人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规劝过身边的考生?或者,当年有没有被别人规劝过?

  李妍:第一次看新闻说有人劝高考生千万别报这样、千万别学那样,觉得挺奇怪,难道所有人都痛恨自己的专业和从事的工作吗?

  我当年还真没遇到过这种事情。妈妈是医生,她一直希望我学医,高考的时候,想让我去读军医。结果我眼睛不好,读军校不过关,才作罢。我有个同学,一直都想学新闻,当年为了分到文科哭了两个月也未能如愿,高考完毅然填报了新闻出版学,因为很多学校的新闻专业不招收理科生,只能报个相近的出版学。

  马想斌:“千万别报体”出来之后大家都觉得是“良心”规劝。看到记者规劝江苏状元千万别报新闻专业后,很多媒体人都说这是“业界良心”。

  我考大学的时候,想报什么专业,都找了相关专业毕业或者就读的人去了解。得到的答复,并不是千万别报,而是分析这个专业究竟能学什么,或者更多的是教你如何学好这门专业。但是自己大学毕业后,给老家邻居的小孩,还有表弟表妹作高考志愿咨询的时候,还真规劝过他们千万别报新闻专业。学点专业性的东西,回头去做新闻,可能更好。

  周东飞:先说说这个“千万别报体”,其实,这个现象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发轫于数年前的所谓“不做X二代”;第二个层次,是近来的几条新闻:记者劝说考生不要报考新闻专业,医生劝说考生不要坚持报考医学专业;第三个层次,才是这个“千万别报体”。应该说,这个“千万别报体”是社交网络策划出来的一种娱乐活动。这么说,并不是要证明这种“千万别报体”的不真实,相反,它的一呼百应,恰恰反映了这背后的某种情绪积累。

  陈方:“千万别报体”也只有在现在这个社交网络时代才能流行起来,以前也不是没有,只是不以这个形式出现,而且也不具规模。虽然说这里面有很多戏谑娱乐的成分,但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好事。因为大家正视的不仅仅是将来是否好就业,而且还在考虑这个专业的质量到底如何,能不能学到更多东西。

  马想斌:其实,一些理工科的“千万别报体”,只是一种对枯燥大学生活的渲染和调侃罢了。

  周东飞:“千万别报”首先应该当作娱乐来看。比方说,有则“千万别报”说,千万别报English,因为学英文就没汉字(汉子)。这样肯定就是逗大家一笑,根本谈不上什么指导建议。

  李妍:对于动辄劝学生“千万别报这样,别报那样”的做法,我不是很认同,现在的学生不容易有梦想,人家有个梦想,你又凭什么去掐灭呢?

  前两天我看到江苏省的状元被记者力劝不要报新闻,我想说凭什么啊,难道就是因为你觉得这个行业苦、累、收入低,就阻止别人的梦想吗?梦想是不分高低贵贱的。

  “千万别报体”,失败者傲娇的规劝?

  陈方:总是劝说“别人千万别怎样怎样”,其实就是想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告诉别人。我看到一篇评论很有意思,看看都是什么样的人在说“千万别”吧?都是失败者。那篇评论说,都是自己在本行业混得不如意的人才劝说别人千万别干这个行当,

  周东飞:其实一些翻版的“千万别报体”更有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更多的背景来。比方说,原铁道部长刘志军的“千万别报体”,他在狱中给自己的女儿托话:千万别从政。你能说,这不是“千万别报体”吗?

  古人好像也热衷搞这个,什么我死之后,后世子孙耕读传家,不止一个高官和名人是这样留遗嘱的。但是,“千万别报体”的今番流行和缓慢的传统演变比起来,又有着更直接的原因。从大学教育这个层面讲,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普遍现实的影响;从社会层面来讲,是从业者对本行当的普遍失望。

  李妍: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毁掉一首歌就把它设成起床铃声。现在,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毁掉一个梦想,你就从事你梦想的职业。所以,我不太同意说,劝学生千万别报的人都是那个行业的LOSER(失败者),因为“干一行恨一行”,现在比比皆是,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生态。

  周东飞:这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种社会现实,很多人没有职业的荣耀感。

  李妍:既然大家都说自己的专业、职业不好,打破脑袋想想,什么职业是最好的呢,什么专业可以填报呢?有人会说做官好,可东飞刚才说了,现在当官的风险也很高……人们对行业的怨气太重、太大,最后搞得学生连填个皆大欢喜的专业都很为难。

  马想斌:延续周老师所说的“职业尴尬”,来看“别报体”的社会土壤,那就是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已经不足以支撑人们对职业的优越感了。医生,经常遭遇的医患矛盾,让他们觉得这个行业不能延续到自己身边亲近的人身上;老师,觉得微薄的收入不足以支撑起教书育人的宏大理想;媒体人,每天码字也很难改变什么,更难改变自己的命运;当官的,经常面对诱惑的同时也面临身陷囹圄的风险……

  别人眼中的职业荣耀,而在自己这里,成了说不出的辛酸和无奈。所以,“别报体”注定是在一些人认为的娇嗔和同行者眼中的业界良心中,成为网络时代的一个话题。

  “千万别报体”,流行中该如何正视?

  陈方:我虽然不认可“千万别报体”,而且也知道这其中有娱乐戏谑的成分,但是既然流行开了,一定有它流行的土壤。

  马想斌:没错。比如不少的大学生在网络上写下“千万别报体”,更多的是因为专业学不到什么东西,因此才规劝别人的。这是需要值得留意的地方,为什么大学现在学不到东西呢?或者说,为什么学非所用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陈方:“千万别报体”流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教育质量的不佳。但是,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得更广阔一点,这其中其实也有“矫情”的成分。医生、老师,无论他们遇到怎样的职业困境,但在整个阶层划分中,总还算是说得过去的。

  周东飞:当所有人都说出“千万别报”的时候,这种说法即便是告诫,也最终是没有用处的。因为,医生的儿子选择了当教师,教师的女儿选择了当医生,最终的结果仍然是那样。但是,这种没有荣耀,只剩怨气和戾气的状态是可怕的。

  或许,当下最需要做的,是认真反思一下,这种丧失了职业荣耀感的局面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陈方:东飞刚刚说到的“职业荣耀感”的丧失,其实恰恰是滋生“千万别报体”的社会土壤。这是现实层面的问题,我倒想说说精神层面的问题。我觉得中国人特别喜欢做别人的人生导师,总是喜欢把自己对这个社会的认知、感受、体验,传染给下一代人。尤其是一些负面感受。

  马想斌:这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叫“循规蹈矩”。从小的教育当中,就是让我们成为导师所希望的那样,自古的教育,也并不是一个完全尊重个体发展的教育。所以,不管你愿不愿意,你的成长,大多是在别人的规划当中。

  这样的传统,好不好呢?当然有好的一面。但另一面,人生的道路有无数种可能,别人的经验,只是给你其中的一种可能,剩下的因为走在别人走过的路上,也许就被忽略掉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创新能力比较低的一个原因吧。

  陈方:现在的局面是“人生导师”都在“破坏”而不是“建设”,他们在告诉你千万别怎样怎样,到底该怎样怎样,却没人说得出来。

  李妍:唉,过去,一个人的职业常常就是一个家族的职业,所以有医生世家、教育世家等。那时,这种世家性质的职业,才是行业质量与诚信的象征,那时继承祖业的人们,似乎也没有“干一行恨一行”的想法啊。可现在为什么人人都摆出一副苦口婆心样,劝别人千万别学自己的专业,千万别从事自己的职业呢?

  陈方:现代人绝大多数都成了“职业人”,职业的尊荣不是家族能带给你的,而是职场环境。职场环境如果不理想,“职业人”难免要以“人生导师”的身份来抱怨。

  周东飞:人生导师,与其说是给别人指路,不如说是要浇自己的胸中块垒。其实,理想社会应该是这样的:无论是干哪种职业,只要努力都会干出名堂,都会获得人生的精彩。一个水管工对着电视侃侃而谈,一点也不会为自己的职业感到沮丧或害羞,这样的社会是健康的。

  马想斌:人生导师,让我想到了三件事。1、老师已经成了普通的人际称呼,似乎人人都是别人的老师,都是别人的导师;2、你所看到和认为的未必就是正确的。有个典故,说苏东坡拜访王安石,看到一首未完成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就想,菊花敢傲秋霜,最能耐久,即使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就在后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听”。苏轼贬谪之后和朋友饮酒赏菊,一阵秋风吹过,菊花落了一地,顿知当年孤陋寡闻了;3、孟子的一句话,“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大概意思是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而不喜欢反躬自省其不足继而请教他人。

  周东飞:这是在集中批判人生导师啊。其实呢,除了那些要拿人生经验当钱卖的职业人士,人生导师一般来说,还算是真诚的。无论是人生导师也好,大师也好,本来人生就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说得不好,不去听便是了。

  “千万别报体”,基于经验的劝导价值几许?

  陈方:同意东飞说的,大多数人生导师的规劝都是善意的。他们都是为了让后辈们少走弯路。我的父母是下岗工人,所以他们当年就告诉我,找工作一定不要找“XX 厂”之类的,说倒闭就倒闭了。我感受过他们那代工人下岗后的无助,所以,我找工作时,潜意识里也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但是,现在到处都是规劝别人的“业界良心”,面对这么多的规劝,我们到底该听还是不听?

  马想斌:理性看待,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我们始终要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己的未来该由自己做主。但是,我们不应该去拒绝那些过来人的规劝,他们有我们未曾尝试到的经验,但也要警惕,像前面所说的,不能让他们只做我们梦想的破坏者,还应该让他们做一个建设者。在他们说出“千万别报体”后,还要让他们说一下“千万要报体”。这当中,我们不能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信息接收者,还应该做一个信息甄别人,看看这些相关的信息当中,哪些是有道理的,哪些只是一些人对某个职业不如意的情绪发泄。

  周东飞:“千万别报体,千万别当真”。在这样一个时代,经验越来越没有价值。千万别干什么的建议,其实就是一种基于经验的劝导。难得的是梦想和兴趣。有梦想,就是有未来;有兴趣,就是有机会。

  目前的社会现实,可能一时还无法百分之百去支持上述判断。但是,中国正在改变,中国也需要改变。就让改变从现在开始,就让社会向好转变,从个体遵从和实现梦想开始。

  李妍:哈哈,在我大学毕业之后,还真的听到了“千万别干什么”的规劝,这话是我爸说的。我爸是搞铁路工作的,当时他跟我说,千万别到铁路上来。于是我义无反顾不去铁路。后来铁路转成公司,听说我那些初中才毕业就子承父业到铁路上工作的同学,一个月能拿七八千。

  说实话,当时听我那小学同学说了之后,还真是有点小小的后悔。可是,我爸跟我说,你现在也挺好的。我想想也是,坚持了自己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虽然辛苦点,也能养家糊口,挺好。

  陈方:到底该怎样看待“千万别报体”,我想起“小马过河”的故事,水深水浅,只有自己尝试了才知道。他人善意的规劝我们可以参考,但参考并不等于盲从。听起来似乎有点“心灵鸡汤”的味道,但我还是建议年轻人不要盲从于任何人,无论他是权威还是亲近的人。听从自己,听从梦想。

  观察员:周东飞(《潇湘晨报》评论员)、马想斌(《华商报》评论员)、李妍(《重庆日报》评论员)、陈方(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朱劍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