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香茶雅器 烹泡好時光

2014-07-11
来源:香港商报
    香茶雅器 烹泡好時光深圳茶博會掠影第8屆深圳茶博會7月2日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展覽涵蓋茶、紫砂、陶瓷、茶器用品等內容,全程免費對公眾開放,茶業名企紛紛搶灘。同期舉辦的首屆國際茶器展,專設茶器美學創作展,來自中國、韓國、日本、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茶器大師在「國際茶器論壇」上深入探討茶器與人的關系,成為城中雅事。
 
    探討茶器之美學
 
    本屆茶博會在6號館設「國際茶器美學創作展」專場展示。北京寶華堂、衡連、拙邑紫砂、遠景文創、品墨善雅、台灣紫熙堂、大謙堂、沃得室、紫籐茶藝、留香茶藝等海內外茶器名企攜精美茶器亮相。組委會特邀新加坡李自強、韓國張基德、台灣翁明川分別做國際茶席專場表演,翁明川的茶則尤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4日的國際茶器大師論壇由台灣講茶集團執行長湯家鴻主持,邀請到中國陶瓷藝術設計教育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洪樹德、景德鎮現代官窯美譽之一九段燒掌門人段鎮民、景德鎮陶瓷學院教授龔保家、韓國青峰窯第三代傳人張基德、日本傳統工藝士協會南部鐵器會會長田山和康、新加坡茶藝聯誼會會長李自強共同探討茶器創作之未來。這是首次海內外茶器大師共聚一堂的盛會。
 
    中國傳統茶器紫砂壺今年的展位超過200個,參展紫砂高級工藝師有唐伯琴、劉天源、唐朝霞、萬亞鈞、張耀君、吳靜等。設立在9號館的陶瓷、根雕、茶具及工藝品館則雲集了大量陶瓷工藝品。景德鎮文宇陶瓷、潮州陳韻堂、廣西坭興陶、台灣柴燒未名窯、德化還真汝瓷、康成文化等瓷器展商一展風采。茗鏡堂銀壺、玉壺堂鐵壺以金石之身熔萬木之香。深圳本地的淳雅齋則攜古董茶具、普洱老茶設席以茶會友。
 
    黑白紅黃青 名茶互競香
 
    茶當然是本屆深圳茶博會的主角。黑茶類的白沙溪、肖鴻、道然、盛唐黑金、梅山崖等黑茶品牌均出現在會場。普洱茶仍占最大比例,大益、七彩雲南、海灣老同志、瀾滄古茶、陳升茶廠、中吉號等近百家普洱茶企參展。被譽為「茶中古董」的價值180萬的1900年藍標宋聘號,被譽為「普洱茶后」的價值100萬左右的1920年雙獅同慶號,也現身本屆茶博會。柔美易武、甘醇曼弄、雄渾班章、迷香景邁、悠長冰島、氣韻昔歸,集數千年古樹之精華,薈雲渺山川之靈露,令茶友同赞好茶。
 
    白茶异軍突起,長期以來,白茶一直處於「牆內開花牆外香」的狀態,產量不高且大量外銷,以致國人知之甚少。隨著白茶尤其是老白茶的藥用價值及收藏價值被廣泛認可,銷量大增,一舉打破了茶葉市場老格局,與熱門的普洱茶齊頭并進。今屆展會有品品香、天湖、天鼎等品牌參展。
 
    紅茶則是滇紅、天之紅、潤思祁紅的天下,名茶互競香。岳陽黃茶君山銀針是新面孔,展會上采用掃二維碼送茶包禮物的方式聚集人氣。
 
    茶文化融合 傳統與現代第八屆深圳茶博會在匯聚茶與各類茶具的同時,亦展示了豐富多彩的茶文化,傳統與現代碰撞融合,吸引了大量觀眾。
 
    其中有泊園經典茶人服活動,以現代走秀形式演示傳統茶服之美,配以各類音樂;南昌大學帶來的茶文化演出,有傳統茶藝表演,有現代風格的茶舞、情景劇、詩朗誦,形式多樣,風格各异;曲水流觴茶會,以現代技術為支撐,效仿古人習水流杯,臨溪而酌;道家奇人雲鶴先生《品壺論道》,以壺論道,結合中國陶文化與中國道文化,從傳統道義的角度對茶壺的精髓娓娓道來;「重走茶葉之路」訪談會上,展現古代茶葉之路在現代重新演繹、解析,世紀老人世界茶王劉向瑞回顧安化黑茶的歷史沉浮。
 
    還有净水三千百年珍藏老茶會,邀請著名茶專家尚本清、葉榮枝、呂禮臻與茶人共品百年六堡茶、53年黑茶、60年代政和紅茶等珍貴老茶。上世紀老銀針斗茶大賽,15年以上的老銀針,30年以上的老白茶齊聚一堂來比「老」。香港商報記者 林濤
[责任编辑:宋斯琪]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