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7

韩流兴起,除了配额,电影还有什么?

2014-07-14
来源:时代周报

张自言

贸易自由和保护本土产品的博弈关系是经典命题,在文化产品领域,限制舶来品更有一层“振兴本土文化”的深意。法国一向限制美国大片的进口数量,以培养本土电影的多样性。更值得借鉴的例子是我们的友邻韩国,韩流盛行,韩片在艺术和商业领域都有惊艳表现—而他们是严格限制外国电影进口的。

在韩国,配额不等于发展本土电影的全部。倘若只有配额限制,其他创作条件都不保证,这样的土壤只能让《小时代》们开花结果。

配额天数减半

韩国电影配额制,又叫义务上映制度。1958年起,韩国政府就有了电影配额制度。但在1985年以前,这种限制进口影片的做法主要出于意识形态的“纯洁性”考虑。1985年,韩国再次开放美国大片进口,配额制度暂时取消。1993年起,真正为保护本国电影的电影配额制度再次建立。韩国的电影配额制可以简单概括为:强制规定韩国电影院每年每个厅都必须上满146天的本土电影,全国电视台也必须播放一定时数比例的国产电影。2006年起,新配额制度执行,配额天数从146天减半到73天。

《来自星星的你》让韩流再一次成为中国社会讨论热点,宋慧乔这样的明星面对央视采访谈及“韩流”,也施施然说起“配额制度”—仿佛这是韩国影视成功的唯一宝典。但真的是这样吗?

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编写的《韩国电影史:从开化期到开花期》一书序言中如是说:“如果我们全面审视这本电影史,会发现一个名曰‘审查’的幽灵一直居住其间。”

1948年韩国政府成立,军人掌握政权,军政府对文化执行事前审查制度,并且为此不惜在1962年修改宪法,以保证这种审查制度不违宪。从1984年开始,韩国政府开始废除事前审查,松绑带来的是色情影片的热潮。1996年,韩国开始推行电影分级制度。

不久后,韩国电影迎来了转折点。第一部给韩国电影带来国际声誉的影片是1999年的《生死谍变》,它直接触及了朝鲜半岛的谍海风云,被视为韩国本土商业电影的起点。

曾经,这种题材在韩国是不可触碰的,禁区一被突破,韩国电影就闯入了日本与香港市场;创作者也开始有了直面历史的意识。突破创作禁区也让纯商业影视有了更多可能,韩国的玛丽苏爱情故事可以畅想自己和总统、总理谈恋爱(《浪漫总统》、《我和总理》),或是把国家假想成君主制以便做皇后梦(《宫》)。

在《韩国电影史》一书中,作者对韩国电影成功秘诀的答案是:“旧制度和审查,首先必须废除。”韩国导演姜帝奎也说过,取代电影审查制的分级制度首先保证了创作的自由,才使银幕配额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抄袭都难以追究的创作环境

1998年,金大中提出“文化立国”,“确定将低消耗、无污染、立足于创新创意的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加以扶持”。通常研究者把这当做“韩流文化”的发端。这套策略显然不止配额一个内容,政府给予文化产业全方位的支持,例如免税、资金支持(专门设立资金以提供给学习电影专业的学生)、建立完善的商业体系,保证电影产业上下游渠道都健康发展等为创作者松绑。

但在中国,除了配额制,影视工作者的创作环境可谓“艰难困苦”。高群书这样的知名导演会被欠薪,宋丹丹以现场改剧本为荣。人们笑言,在中国混影视圈需接受两个默认值:一是项目十有八九都是要黄的,心态要放松;二是合同约定处处陷阱,多加小心。这些问题并不能完全归结于行业风气不好。

其中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例子,当属知识产权。中国的知识产权有多不值钱?一位知名知识产权律师曾经这样跟笔者分析过于正《宫锁连城》涉嫌抄袭《梅花烙》的案例:“文字作品被抄袭,是以‘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来计算作者的可得稿酬,恶意抄袭按这个报酬的2-5倍来判定赔偿。按千字百元的稿酬计算,原作者被抄了1万字,可得稿酬1000元,即便按最高5倍的话,一共得了抄袭者5000元赔偿金。……

按此算法,琼瑶8万多字的《梅花烙》只能被赔偿4万余元。打官司的成本还要自行承担。”所幸畅销作者的稿酬计算方法是更高的,但能高到哪里去?琼瑶被抄袭尚且只能“拦轿喊冤”,普通作者呢?薄弱法律无法给抄袭者应有的惩罚,抄袭却成为发家致富的捷径,从郭敬明到于正,抄袭带给他们巨大的商业利益,整个影视行业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追捧抄袭作者和作品的热钱比比皆是。

作品质量被忽视

配额制度不是韩流兴起的全部原因,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当下中国影视圈原创环境极度恶劣,知识产权不被尊重,创作者东拼西凑出低质作品,却能所向披靡。“配额制”和“保护国产文化”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混淆概念,有人甚至得意洋洋地扛起了民族主义大旗。正在湖南卫视播出的偶像剧《不一样的美男子》被指抄袭《X战警》和《来自星星的你》,湖南卫视相关认证账号“芒果捞小丸子”义愤填膺地质问:“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永远贬低国剧?而舶来品永远被捧上天?”正义感爆棚指数直逼铁血论坛。

“配额”也不是发展本国电影的不得不用的方法。同样是我们的邻国日本,没有电影配额,但始终有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趣味,日本电影市场常年和全球市场保持不同步,好莱坞大片从无冲击力,日本电影则一直有独树一帜的风格。

[责任编辑:宋斯琪]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