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7

馬航空難罪魁:超級大國的貪婪

2014-07-19
来源:香港商报

   震驚,悲痛,憤怒。全世界都沉浸在泪水之中,只有那群按下導彈按鈕者除外,他們也沒有資格哭泣;只有那群趁火打劫者除外,他們更沒有資格哭泣。

  人類文明底線再遭挑戰

  曾經有一個很老套的笑話︰說一支炮兵部隊搞演習,有一發炮彈打歪了,士兵跑去找落彈點,一直找到一處菜地里。只見彈坑旁站着個農民,被炸得渾身漆黑,欲哭無泪地說︰「老總,俺就是偷棵菜而已,你至於嗎?」這個笑話流傳了很多年,但是今天想起來,忽然覺得痛徹心扉地想哭。設想我坐在MH17飛機上。我只是想趕上旱季的尾巴,和女朋友到吉隆坡去旅個游,看看雙塔,逛逛國會大廈和火車站;為了省點機票錢和少住一晚酒店,我們特意訂了一趟紅眼航班,并為節約下來的錢欣喜不已;我們298人就是一群奔波在人生旅途中的極為普通極為熱愛生活的平凡人。然后,你們就用不知是導彈還是別的什麼彈的恐怖東西,把我們打下來。從此陰陽兩隔,你們至於嗎?至於嗎!至於嗎……1600多年前,陶淵明就說過,「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最為悲痛的還是親人們,他們的心靈將留下永遠的創傷,甚至從此無法癒合,即使時間再久。納粹在集中營焚化爐點火焚燒猶太人;日本法西斯在南京屠殺30萬平民;在太平洋戰場上,徵召韓國中國超過20萬慰安婦做性奴。這些已經過去了70多年,令人震驚的是,人類文明的底線,居然再一次被導彈擊穿。我們不得不承認,萬物靈長的人類呵,你又病了,還病得不輕。

  欲藉黑匣子爭奪話語權

  泪水與唾沫齊飛。更為令人痛心的是,7.17馬航空難,這一曠世慘劇,大有變成一場鬧劇之勢。有關各方,為了搶占道德高地,打起了口水戰;為了搶占話語權高地,打起了輿論信息戰;失事MH17航班黑匣子遭各方「搶奪」,令人懷疑國際社會的泪水,究竟有多少含悲量。據有關報道,美國現任及前任官員以及一些獨立分析師稱,馬航事件會促使國際社會更關注烏克蘭危機以及莫斯科在其中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國際社會可能支持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這也許會給俄羅斯經濟帶來實質性損害。看見了吧,這才是山姆大叔內心的真實想法。

  美國從馬航空難中,立即嗅出了地緣政治機遇的氣味。最開始,歐盟國家在加大制裁俄羅斯的力度方面態度不明,許多歐洲國家擔心影響到與俄羅斯的貿易和工業關系,且顧忌到對俄羅斯能源的嚴重依賴。現在完全可以借助馬航事件完善對俄制裁加大制裁的統一陣線,使山姆大叔在這場博弈中走向勝利。與其說這是美國的精明,不如說這就是一種趁火打劫,多麼殘酷的山姆政治學。

  西方貪婪終引爆烏危機

  現在,大家都在義憤滿腔地忙於找尋7.17馬航空難的凶手。然而,真正的凶手之一,其實是不用找的,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着。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一隻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后,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誰是引發馬航空難的那隻蝴蝶?客觀地說,如果沒有烏克蘭危機,就根本不會發生7.17馬航空難這樣的悲劇,還是從頭說起?冷戰結束以后,西方一直是把俄羅斯作為一個戰敗國來處理的。

  尤其是美國認為,蘇聯輸掉了冷戰,所以美國要享受冷戰終結的紅利,理所當然要來收拾原蘇聯的勢力範圍,壓縮它的戰略空間。雖然冷戰結束以后,俄羅斯放弃了原蘇聯在境外的很多戰略利益,但大多數情况下是它單方面決定放弃的,它覺得沒有這個能力再支撐這些利益,甚至也沒有這些需要,而不是基於它作為戰敗國身份來作出這種讓步的。然而在西方的意識里,俄就是一個戰敗國,必須放弃其在歐洲的戰略空間。哪怕烏克蘭這樣最后一個戰略屏障,俄羅斯你也必須放弃。

  最后,2008年俄用「格魯吉亞戰爭」發出的信號,美國也沒有完全聽懂。決意挑戰普京的底線,就是把手伸向俄羅斯最后一道防線——烏克蘭,北極熊被迫背水一戰。從本質上來說,正是山姆大叔和西方的貪婪,引爆了烏克蘭全面危機。追根溯源,超級大國的貪婪,正是引發7.17馬航空難的那隻蝴蝶,也是真正的凶手之一。路人甲

[责任编辑:鄭嬋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