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政府甩手 地方國企加速改制

2014-08-12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訊】據《金融時報》報道,中國正在推動新一輪國有企業私有化,但是相比近20年前的私有化,如今地方政府在出售債務累累的國企時遇到了不小挑戰。

  報道引述世界銀行前中國局局長杜大偉稱,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將是國企私有化的重要推動力。部分地方政府過度舉債,債務難以償還,尤其是在利率逐漸市場化導致利息增加的情况下。而地方國企出售股權則可以幫助地方政府償還2.9萬億美元的債務,這相當於中國GDP的58%。

  國企收益不及民企

  除了債務因素,政策制定者希望減少國企在非戰略行業的參與度,以提高經濟效率。據研究機構龍洲經訊的統計,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國有企業和民企的生產效率差距擴大,國企的資產平均收益為4.6%,而民企則達到9.1%。

  截至2008年,國企在企業總數中占3%,但卻控制了非農業部門30%的資產。具體而言,債務是地方層面私有化的主要推動力,而央企層面,其焦點則是提高競爭力。

  事實上,央企在金融、能源、電信等領域享受到的準壟斷地位已經導致浪費和腐敗問題,目前中央推行的反腐行動就印證了這一點。上個月,6家央企被選定為首批央企改革的試點企業,其中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試點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目前,中國地方政府掌握著三分之二的國企,上海、廣東、北京、重慶等地已經宣布計劃來試點國企私有化。上海市政府計劃讓逾六成的國企對私人投資開放。

  此輪私有化阻力不小

  但是,債台高築、較差的盈利能力、較低的效率以及產能過剩既是推動地方政府尋求新投資的動因,也有可能成為阻礙買家的因素。目前還不清楚地方政府是否願意放弃控制權,抑或會像上一輪國企改革中,只出售少數股權。

  《金融時報》認為,與20年前的那一波私有化浪潮不同,這一次中國可能會面臨不小阻力。杜大偉指出,「常規情况下,地方政府希望通過銷售股份的方式來部分私有化。」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前世界銀行國別主任黃育空表示,「我并不認為出售國企的少數股權會對公司治理產生大的影響,最終的決定因素是誰控制公司以及管理人的甄選方式。」

  須完善產權定價機制

  中國國資委的試點改革方案以及部分企業的快速「混合」掀起了改革浪潮,但同時亦引發對產權交易等諸多問題的擔憂。

  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國有企業改革中,本質上是股份制改革,而混合所有制可以組織成為股份制公司及其他形式的企業,是國家股東和私人股東之間的內部分權,國家股東仍然可以代表國家對企業進行有效影響,但本質上不是私有化。

  有內地專家指出,混合所有制需要將不同所有制主體相互交叉、融合,而實現這種結果的必然過程就是產權交易。資產定價應遵循基本的會計準則和市場標準,應完善資產市場化定價機制,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國有資本功能定位,防範部分利益主體通過混合所有制侵吞國有資產或變相私有化,不要把「混合」搞成「賤賣」。

[责任编辑:黃錦霞]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