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神农架《黑暗传》歌师:守住汉族记忆

2014-08-20
来源:

   神农架《黑暗传》歌师:守住汉民族记忆

 
  中新社神农架8月20日电 题:神农架《黑暗传》歌师:守住汉民族记忆
 
  中新社记者 郭晓莹
 
  “华中屋脊”湖北神农架群山深处,安卧九汪碧水,这里便是被称为“神农江南”的大九湖。
 
  农民陈切松的家就在这湖山之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歌师——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暗传》最年轻的传承人。
 
  “《黑暗传》被誉为汉民族的创世史诗,其实是长期流传在神农架及其相邻地区为亡者守灵时演唱的待尸歌。”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太地告诉记者,《黑暗传》起源於神农架及周边地区的丧鼓歌场,唱本始於明代,多以口头和手抄本形式在民间流传,後经专家整理出版,曾轰动一时。
 
  时至今日,神农架地区依然沿袭着“打丧鼓”的习俗。有人去世了,灵柩停在家中,孝家请歌师“打丧鼓”,歌师们在一起比“讲古”(即讲历史故事),最终由德高望重的歌师唱《黑暗传》,才算作罢。
 
  《黑暗传》从盘古开天之前黑暗的混沌世界唱起,讲述人类从初造到再造直到“治世”社会形成的漫漫历程,被视为“汉民族最早的血脉和记忆”。
 
  由於故事太长且深奥繁复,演唱过程中易出错,普通歌师都拒绝演唱《黑暗传》。
 
  38岁的陈切松是为数不多会唱、敢唱《黑暗传》的歌师之一。从14岁开始,他潜心学习传唱《黑暗传》,如今已是当地最有名的歌师,经典段落随口就能唱。
 
  “赤眉老祖下莲台,两眼须须观世界,观看四方一片水,观看四面水连天……”陈切松以神农架特有的方言且吟且唱起赤眉老祖丢仙丹入海形成昆仑山的故事,嗓音低沉,馀?古朴苍凉。
 
  “这支是其中一小段。”陈切松说,外公留下的《黑暗传》手抄本有3000多行,後几经辗转遗失,自己仅凭记忆记下了一部分。
 
  《黑暗传》为陈切松呈现了一个华丽、瑰奇的神怪世界,但现实中,他是一个为生计发愁的农民。
 
  风光旖旎的大九湖却是极为苦寒偏 之地,每年的无霜期短,祗能生长萝 、白菜、土豆和玉米,陈切松不得不靠打临工讨生活,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出名後,陈切松有过多次离开大九湖到外面谋生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
 
  “离开了神农架,还有多少人会欣赏《黑暗传》?祗有这里才是我的家,我的舞台。”陈切松说,自己愿意清贫一世,守住汉民族血脉和记忆。(完)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