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在南京召開,截至本報發稿,港隊已經在三個大項中獲得4枚銀牌,突破第一屆青奧會的總獎牌數量,港隊年輕運動員在世界舞台中展露風采。20日,本報記者在南京專訪了率團參加比賽的香港代表團團長霍啟剛,他表示,本屆香港隊的成績大大超過他的預期目標,4年時間過去,香港培養了不少年輕的運動員。他也表示,未來香港要進一步普及青少年運動,希望有更多商界人士參與香港體育事業,也希望未來香港可以承辦世界級綜合性體育賽事。香港商報記者杜林、宋璟
談青奧:收穫比預期大
「比賽進行到一半,不好說希望拿到幾個,但肯定比我預期中更多。」霍啟剛說,南京青奧會香港已獲得4枚銀牌,相比於4年前新加坡青奧會的時候,香港在傳統的馬術和帆船項目中得到兩塊銀牌,進步很多。他表示,這次來之前并沒有太大的目標,但4年時間過去了,從香港體育發展來說,也看到很多體育單項協會,比如乒乓球、羽毛球、擊劍等培養了不少年輕梯隊的運動員。
「香港有了這樣的培養年輕運動員的機制,自然獲得單項項目獎牌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霍啟剛說。
本屆青奧會港隊第一天就有小將何詩蓓獲得一塊游泳項目的銀牌,霍啟剛作為團長感覺很開心:「她是很強的運動員。最近比賽中也展現出臨場發揮的優勢。其實我在天津東亞運動會的時候就關注到她,她也拿了非常多的獎牌。」
此外,港隊在擊劍和乒乓球項目中也分別有獎牌入帳。「擊劍并不是香港很有優勢的項目,但是這幾年來我們一直關注香港擊劍隊,4年前沒拿到獎牌,但當時就覺得年輕運動員很有冲勁。在天津東亞運動會時他們歷史性的第一次拿到團體項目的銀牌。這一次蔡俊彥也比得很厲害,差兩分就拿金牌。非常令人鼓舞,已經超出我的意料之外。」世界18歲以下青年排名第一的杜凱在乒乓球女單項目中也獲得銀牌。
第三次擔任香港代表團團長的霍啟剛對運動員都相當熟悉,他在談到乒乓球項目時說,杜凱也是港隊年輕隊伍中的水準較高的一位選手,香港乒乓球年輕女隊也采取本地化措施,希望更多本地運動員參與,更加年輕化。霍啟剛說,總體來說,此次香港代表團取得的成績還是令人十分滿意的,現在香港的體育運動也不光只有傳統的項目,面更廣了。提起優秀的運動員,不再老是黃金寶、李麗珊等,老運動員們也都在協助年輕的人在發展。談體制:全民參與盼商界多關注體育在香港有着悠久的歷史,香港歷來重視運動員的培養,霍啟剛分析了內地和香港體育制度的不同,他告訴記者,香港的體制與內地不同,由獨立協會發掘運動員,精英運動員由香港體育學院培訓。「我相信運動員如果真的要在世界上拿獎牌,還是要多點職業化。」霍啟剛說,香港體院現在已經改造完成,有條件吸收更多職業運動員,希望鼓勵更多香港年輕運動員參與到全職訓練中。
霍啟剛說,包括香港在內的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研究發現,全職運動員數量與獎牌數量密切相關。從獎牌的角度來說,希望吸引更多運動員參與,但同時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需要。「全職運動員可能就會缺乏一些一般孩子成長的機會,教育也好,朋友圈子也好,如何兼顧是非常難的一個題目。」作為香港體院的董事,霍啟剛也參與了香港體院對此的很多討論,目前,香港體院一方面鼓勵更多的全職運動員,另一方面,有一些香港中學與香港體院緊密地合作,為希望參與全職運動的年輕人彈性地提供課程。「教育與體育合一,相互配合,是比較重要的,我們希望慢慢的一步一步去走。」
對於如何吸引更多職業運動員,霍啟剛認為美國體育商業化的道路比較成功。「美國很多運動員可以賺到錢、長期的靠體育為生,因為有不同的商業贊助。更重要的是美國的大學非常支持精英體育運動員的發展,很多運動員都是在美國頂級大學里學習。如果能做到這一點肯定對整個體育的發展非常有利。」他表示,現在中國也在計劃體育俱樂部、商業化等方向,香港也嘗試在努力往這方面推進。
在推動普及化方面,霍啟剛認為,香港政府也在大力推動,希望香港體育精英化、普及化跟盛事化。政府現在有比較多的資源鼓勵青年參與體育,體育強國更需要全民參與。參與的群眾基礎大了,找到精英運動員的機率就大了。
霍啟剛說,香港體育還需要整體商業化,同時讓成功的運動員走出來,多做年輕人的榜樣。此外,媒體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有更多版面報道體育,甚至跳出體育版,給年輕人更正面的資訊。「比如何詩蓓是游泳的精英,她同時考試等各方面成績也非常好,但很多香港人不知道。多利用運動員的故事,讓一般市民知道他們訓練的艱苦、成果,慢慢地改變。」
霍啟剛坦言,其實香港也面臨很現實的問題,「很多年輕人12、13歲開始練體育,到了16、17歲的時候,面臨考試了,家長、學校就跟他說要不要先停一年、兩年,先考試了再去練。」但是精英運動員錯過了這一兩年,也就錯過了提升的黃金時期。教育與愛好成為很多孩子面對的兩難選擇。他表示,現在社會也對退役后的運動員重回社會有一些幫助,如果能給他們一個保障,他們也會更加放心。這不僅是香港奧會要做的,也是政府要努力的方向。他希望有更多商界的朋友支持退役運動員,有更多社會力量可以為運動員多做些事情,讓更多企業了解運動員的優勢,讓他們退役后有一條出路。
談賽事:冀舉辦大型體育賽事
作為一項專門為年輕人舉辦的國際賽事,青奧會有別於傳統奧運會,更加偏重教育、文化交流,因此,并未設有金牌榜。霍啟剛認為,對一個地區奧會來說,還是希望在文化教育與獎牌之間取得一個比較好的平衡,競賽之外也要有文化教育,但沒有競賽,奧運會的意義也不存在。「畢竟職業運動員的方向就是體育競賽,而青奧會則是一個非常好的台階,讓運動員在奧運會、亞運會之前有一個非常好的鍛煉平台。」
談及本屆南京青奧會,霍啟剛認為組織非常優秀。一方面,南京青奧會利用了現有場館資源,青奧村也令運動員們覺得非常漂亮,是五星級建築。但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軟體,青奧的志願者們熱情周到,「很多志願者走到我面前都開始跟我說英語,因為他們想借這個機會自我提升、增加經驗,我覺得這是中國做得特別好的一點。從志願服務到幫助客人,讓客人感覺到被歡迎。」此外,比賽日程、場館布置都十分到位,場館間距離很近,安排十分方便。
對於北京與張家界聯合申辦冬奧會,霍啟剛表示,自己去看場地,覺得天氣和地形都十分合適,中國有非常大的希望。「我看到報道說習主席和巴赫見面時提出中國人民對申辦冬奧會的期盼,90%多的人民都希望舉辦冬奧會。」他表示,奧運會的含義是如何運用運動會改變當地城市人民的生活,留下奧運遺產。比如,北京奧運會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以后的成果,讓外國人看到他們心里的中國并不是現在的中國。2008年的北京奧運實現了這個目標。而目前國家提出京津冀一體化,通過舉辦冬奧會,也能進一步提升各地交通交往。「希望盡我們的可能多做一些工作,幫助申辦冬奧會。」
霍啟剛說,香港很快也將建立大型綜合體育場館,有了這些大型綜合體育場館,就可以多舉辦體育盛事。對於香港是否有希望舉辦青奧會或奧運會這類的國際體育賽事,霍啟剛表示:「香港絕對是有的,至少是我們體育界希望這麼做。」
「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也特意提到對年輕人的培養,其實香港辦大型奧運會不一定可能,但是往青奧這個方向,我覺得是可以的。」但他也提及,香港要先解決場地的問題。他表示,舉辦大型賽事對香港形象很重要。比如橄欖球已經成為香港的一張名片,每年很多外國人都一定要飛來香港參加國際七人橄欖球賽。此外,香港也有很多大型的活動在舉辦,但他也希望香港能獲得舉辦綜合性運動會的機會,青奧也是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