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9月3日電 中國官方《人民日報(海外版)》3日發表署名文章,奉勸香港極端反對派不要淪為歷史罪人。文章指出,香港政改“五步曲”完成了第二步,中央再次表明推動普選的決心,厘定了政改框架。喧擾多時的爭議從此可以放下,香港距離普選又近了一步,毫無疑問,這事值得慶賀。
但是,同樣毫不意外的是,香港極端反對派表示不滿意,他們宣稱這是“民主的倒退”,並且揚言要在接下來的立法會審議中,不讓政改方案通過。
港英政府統治150年,香港沒有實現普選,港督都是英國直派,香港市民連發言權都欠奉;回歸不到20年,一人一票的特首普選已經近在眼前。從沒普選到有普選,竟然會是“民主的倒退”,文章質問:這是什麼邏輯?
文章認為,事實是,極端反對派生氣的原因無關民主,而是人大常委會的決定讓他們推自己人出?的希望變得渺茫。決定規定,由提名委員會經民主程序選出兩到三名特首候選人,每人均需獲得提委會過半支持。提委會1200名委員,來自香港四大界別,代表的是社會各階層的利益,走極端路?的反對派,從來都是“非主流”,很難獲得過半支持。
這也是極端反對派一開始就堅持“公民提名”且不惜以違法“佔中”相威脅的用意,把水攪渾,他們才有可乘之機。從頭到尾,極端反對派標榜的“國際標准”、“真普選”,其實和民主扯不上半毛錢關系。事實上,西方選舉在提名階段,沒有統一國際標准可言,誰也不敢說自己的標准就是國際標准。極端反對派所爭,只是一己之私。
文章強調,極端反對派還在繼續污蔑中央的決定。相信廣大香港市民,有智慧分辨真偽,作出理性判斷。
中央明確指出,香港特首要愛國愛港。有人對此不滿,認為其中有意識形態。實際上,全世界哪個國家選出的市長或州長敢說自己不愛國?愛國愛港,是不言自明的政治倫理。中央之所以要把話挑明,是因為在香港過去的政治活動中,出現了一些公然對抗中央、跟基本法唱反調的政治人物,積極想要“出閘”的情況。如果真讓這樣的人上位,對香港又有什麼好處呢?
文章表示,港英時期,有一句形容香港的老話叫做“有自由,沒民主”。香港欠缺民主的訓練和經驗,就民主化進度來說,要先學走,後學跑。提名委員會的前身是選舉委員會,這種方式已在香港的4任特首選舉中用過,被證明是穩妥有效的。2017年普選如果能實現,將是香港破天荒的“第一次”,難道不應該循序漸進,行穩踏正嗎?極端反對派如果真破壞了普選,將成為不折不扣的歷史罪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