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6

复旦医学专家首度发现青光眼与基因变异“关系密切”

2014-10-13
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上海10月13日电 (记者 陈静)青光眼是全世界首要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上海复旦大学13日披露,历经三年,该校通过与其他院校机构合作,首次发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与体内ABCA1基因变异有着显着关联。

  校方表示,该成果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药物治疗新靶点等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也是目前同种疾病、同类研究中,样本数量最大的亚洲人群研究,填补了国际该领域的空白。
 
  该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专家孙兴怀领 的青光眼遗传学研究小组与四川省人民医院、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等共同合作完成。
 
  据了解,青光眼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闭角型青光眼因发病时常常会出现眼红、眼痛、头疼、呕吐等明显症状易引人关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青光眼的亚型,发病率高、起病隐匿且致盲率高。研究小组告诉记者,目前,此类疾病发病原因仍不清楚,治疗亦仅限於通过用降眼压药物或激光、手术降压来控制、延缓病情发展。
 
  据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生陈宇虹介绍,该研究分为4个阶段,共有2906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和5974名正常人参与。第一阶段,研究人员“挑”了1007个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和1009个无眼病正常人,对每个参试者体内的遗传标记变异频率进行比较,大规模筛选後发现,其中22个位点出现患者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在此後的三个阶段,研究人员又在新加坡等地选择患者和正常人进行筛选。
 
  研究人员经过反复验证,最终筛选出7个遗传标记位点变异,其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生有密切关联。通过进一步研究,研究团队还发现,上述7个变异遗传标记中有4个位点就在ABCA1基因附近。自此,研究人员首次证实该基因变异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最重要、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高眼压的表型紧密相关。
 
  ABCA1基因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因,具有维持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转的功能,该基因如变异会导致细胞功能紊乱,进而引发疾病。
 
  复旦大学方面透露,相关论文已刊登在国际着名杂志《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完)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